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刘炀并没有急于开始打造燧发鸟铳,毕竟这是个技术活,自己也只是知道燧发鸟铳大概的构造,没有实物参考,这些工匠造出来的鸟铳难免会有偏差,所以刘炀一面派人给徐州左卫指挥使康裕送去一封书信,一面让李佐唐召集工匠,探讨制造鸟铳的工艺。此时大明工匠铸造火铳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技术理论,只不过其中又有一些所谓的“流派”。
而制造鸟铳最关键的,就是铳管的制造,首先先用一根筷子粗细的长钢杆作为冷骨,将烧红的熟铁裹在上面,不断锤击,最终形成一整根长的完整铳管。由于受到工艺限制,无法一次性将铳管锤击成型,因此每根铳管都分为三段,再将三段连接在一起。
而工匠们就是在这个环节产生了分歧,一部分工匠就是遵循这种三段焊接铳管的工艺,而另一部分则是选择整体铳管成型,不过却要短一些,并且以两片熟铁卷成内外两层予以加固。
这两种方式说不上谁优谁劣,可以说是各有优点:三段焊接的铳管可以做得更长,射程更远,而整体成型的铳管射程近,但是可以做得口径更大,威力也更强。
此时在火器坊的院子里,李佐唐带着的这些工匠就因为“路线”问题开始争吵了起来,而刘炀想了一下,便问道:“用整体成型铳管制成的鸟铳,射程有多少?”
李佐唐思索了一下,说道:“大概在七十步左右。”
刘炀微微皱眉,明代的一步沿用隋唐制度,一步大约相当于1.5米,七十步的射程,也就是一百零五米左右。
“一百米的射程啊,如果是敌军骑兵的全速冲击,一百米可以说转瞬即至!”
不过刘炀听多了明军火铳炸膛的事情,对于三段焊接的铳管有着天然的抵触心理。同时李佐唐也不赞同三段焊接的路线,因为这需要高水平的焊接技术,每个人的焊接手艺各不相同,这就造成做出来的火铳质量参差不齐,会造成不小的隐患。
于是刘炀当即拍板:“兵工厂制造鸟铳,铳管都采用整体成型工艺!”
至于射程问题,刘炀也有了应对之策,那就是火药!
刘炀现在还有颗粒火药、火药优化配比两个杀手锏没有拿出来,在改良了火药质量之后,鸟铳的射程肯定会明显增加,这就可以弥补鸟铳射程不足的问题。再加上整体成型铳管可以做大口径,威力也得到了提升,日后兵工厂生产的鸟铳肯定会非常犀利。
而众人讨论的下一个问题,就是钻铳了。
在铳管钻好之后,需用钻头将铳镗钻大钻光,以保证发射时没有阻碍。后续还要用四棱的钢条将铳管内壁刮光刮净。
刘炀记得《神器谱》中曾有记载:鸟铳的铳管制作要求最为严格,一个熟练工匠每天只能钻一寸左右,一个月才能完成一根铳管。
这个生产效率显然不能满足刘炀当下的需求,于是便想到了“自动化”这三个字。
只不过此时兵工厂附近并没有河流,水力是无法借用的了,现在能用的就只有畜力,又或是机械。
于是刘炀命人找来草纸和炭笔,这两样是工匠常用来画图的,工坊内有不少。
众人好奇的围过来,只见刘炀在草纸上写写画画,还不时的沉思想着什么,许久之后才画好,对李佐唐问道:“看下这个!”
李佐唐急忙接过来,只见草纸上画的是一个类似于磨盘的东西,下面是木质框架,有大石头充填其中,应该是起到稳定下盘的作用。而在框架上面,则是用轴承之类的构造连接的钻头。
只见钻头平放,两侧还有用来固定的架子,李佐唐自然明白这样做可以让钻头平稳的钻取。
而在钻头的前方,还有另外一个架子,看上面用来固定东西的圆形托架大小,应该是放置铳管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