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后还没有大伤的运动员,寥寥可数。

    丛澜实在是幸运。

    她的运动寿命可以延长很多,比她同期所有人都长。

    大家不是都会三周半的,1986年女单赛场上的第一个3a被承认后,过去了二十多年,女单出三周半的人依然稀少。

    丛澜现在刚巧赶上了最多的一批。

    但她依然有优势,她的3a是最稳定的。

    练了四周跳,她的技术会开始波动直到再度稳定下来,到时候或许会更稳,或许四周没出、技术也丢,都说不准。

    丛澜:“练练练练练练!”

    于谨捂着耳朵:“知道了!练练练!”

    丛澜偷笑着跑开。

    于谨长叹一声:“孩子大了,管不了了。”

    他看了一眼时间,快要五月,丛澜生日在六月十七,马上就该十四岁了。

    “离发育关越来越近了啊……”

    无人能预测发育究竟何时到来,只能每日测量她的身高体重上下肢长度和各项生理数据,来记录和分析,避免懵逼地撞上发育期而不知,错过一系列的布置。

    于谨他们很紧张,时间越走,他们越担惊受怕。

    最难受的不是没有紫微星,而是紫微星来了,一闪就过,他们没有好好把握住。

    丛澜倒是没这么担心,她有非人类教练,一切数据都在意念空间里无所遁形。

    真的要开始发育了,她会知道得很清楚的。

    ·

    先在四月底刷了四个校运会历史记录,丛澜拿了学校发的金牌,还有加分,跟着大家一起,给班级争了个第一。

    她看着脖子里的金牌:“哇塞,真好看!”

    特别精致!手感好,花纹漂亮,定制的高中校名也做得很细节,就连绶带都是质感很好的那种缎带。

    童清枫凑来:“比你那个总决赛第一要强很多!”

    韩念雯:“看看,这才叫金牌!”

    丛澜肆意嘲笑亚克力:“哈哈哈哈哈哈!!!”

    班主任抱着泡了胖大海的保温杯,嘴角带着微笑。

    隔壁班主任酸酸地道:“说好运动员不许参赛……”

    班主任:“丛澜又不是校队的。”

    隔壁:“……”

    校队不能降维打击,但丛澜可以,校内没有花滑校队,整个学校也就她一人练花滑。

    隔壁:“可她、她是国家级运动健将啊!”

    班主任轻描淡写:“丛澜又不是校队的。”

    隔壁:“!!!”

    你真的够了!

    校长在远处欣慰地道:“义乌的实力啊!”

    教务处:“……”

    校长你真的很争强好胜!

    金银牌都有,还特别仿照国际赛事的颁奖仪式,做了花束、领奖台、颁奖嘉宾,红毯都铺了起来。

    最后领完奖的各项目前三名,都站在了操场最前端区域,一字铺开在各自班级前面,带着其他同学一起看升旗。

    不得不说,丛澜认为这个氛围比她参加国际赛时要带感得多。

    她低头又看见了脖子里挂着的四块金牌,感觉自己是来进货的。

    这个念头一起,她就忍不住想笑。

    别的人看着获奖多的那群人,也是笑弯了腰。

    “好傻啊这个造型!”

    说归说,他们也羡慕得很,趁着老师不注意,摸出手机来拍照。

    丛澜这边,班上有人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