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上上下下全部的将领、谋臣包括晋阳的其他资源,全盘被楚世昭吸纳。
晋阳一地的控制力,楚世昭直接是来到了最鼎盛的时期。
在李瑾最需要支援的时候,楚世昭来了,雪中送炭带来的魅力,给楚世昭狠狠稳固了一下他的君主之心。
这次模拟推演,楚世昭是真的感受到了四处被人节制的痛楚。
被父皇卡在了长安出不去,被兄长和外戚卡了各类手续做不了事,再被世家大族卡了脖子不让办事,不让推行新的政令,再到边军叛乱,又被各地拥兵自重的将领卡住了地方的统治权。
可就在这时,长安又生变故。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九日,大周王朝已故二皇子楚世仁的岳父康想由于身份的尴尬,一直以来都想要拉拢杨方,以确保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但是杨方态度坚决,又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全部来源于楚世昭的支持,于是不受康想的贿赂。】
【而在这一年之前,楚世昭肃清朝野之中的名门望族,让很多大族之人心生畏惧,总是觉得在自己的头上有一把刀,他们并不想要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这让很多人又在暗中合谋了起来。】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十日,康想不满楚世昭专政,又怕自己拉拢杨方的事情被告发,他暗中和其他不满楚世昭专政的大臣,趁着楚世昭御驾亲征的时机,筹备起兵反叛朝廷,谋立大周五皇子淮王楚世诚。】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三府军将领史孚被康想‘收买’,他们都认为现在楚世昭不在长安,楚世昭又没有长子坐镇长安,长安时局不稳,虽然先前有很多忠义之士被楚世昭所杀,但仍旧有真正忠于朝堂的人。】
【康想立刻去找那些被楚世昭因为不贤而被罢黜的大臣,事成,则同掌大权,事败,楚世昭也不能及时回到长安,大不了就举族逃离这样的是非之地。】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史孚告发了康想谋逆之事,桓盛早做筹备,一举抓获了那些和康想合谋的同党。】
【原来桓盛起初劝说楚世昭不要御驾亲征的原因,就是作为处理各类政务的实权朝臣,他深知那些京兆大臣是积压了很多对政策、对天子的不满。】
【一直以来,桓盛都在和这些人斗智斗勇,而他也深知楚世昭一旦离京,这些人就会生变。】
【这就是桓盛劝说楚世昭不要出京的缘故,但他更清楚,现在的情况,楚世昭要立威,在朝堂上真正拥有皇威,就一定要亲讨叛军。】
【想到此处,桓盛将计就计,就在这长安筹备引诱这些对楚世昭不满的大臣,趁着楚世昭离京的时刻,迫使他们主动动手,以此设下圈套,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他的做法,就是不断地给这些大臣创造机会,提供一个他们误以为最适合出手的时机,再故意在三府军内量身定制破绽。】
【不仅如此,桓盛为了营造给这些叛臣一些挫败感和机会。】
【告诉杨方,如果有人拉拢他,一定要全部拒绝,让他们觉得无机可趁。】
【再告诉那个在三府军里,平日形象不佳,事端四起的将军史孚继续维系这样的表现,同时对那些贿赂和拉拢来者不拒。】
【这是一场由桓盛替康想主导的政变,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桓盛的判断之下。】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十四日,桓盛本打算将这些合谋反叛之人,全部以谋逆之罪夷灭三族。】
【而桓奕却站出来,及时劝说桓盛,她认为身为大臣,桓盛不适宜僭越君权,替楚世昭夷灭这些叛臣的三族,这样的做法容易受到猜忌。】
【桓盛虽有大智,却少谋于己身,他觉得自己夷灭叛臣的三族,并不是僭越君权,而是在为楚世昭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