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豪族依附,游侠为其奔走,吹牛拍马的扬名。

    谁敢站出来跟刘备说不?

    豪族面面相觑后,都退了回去。

    朝廷调令不传,青州刺史也没了。

    刘备郡权在握,罢免升迁,都是他说了算。

    还想不想为官为吏。

    刘备是真欣赏染氏,丈夫幼子被县中小吏残害后,能强忍悲痛,隐忍不发。

    直到黄巾举兵,敢去带路立功,报得大仇。

    恩怨分明,不畏生死,有勇有谋,才能屡次晋升。

    以女子之身,做到这种份上,可比新莽末年,起义首领之一的吕母。

    巾帼不让须眉。

    刘备宽慰她道:“人生如白驹过隙,在田间了却余生虽好,看苍生遭难,染渠帅心有何忍?”

    染氏目光有些诧异。

    刘备笑了,来日方长,他不急。

    曹操能撰写求贤令,唯才是举。

    他也一样。

    敢不拘一格的择才。

    刘备非常认同韩非说的两句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数百年前,小小的沛县,难道真有这么多猛将和治国之才吗?

    不是,只是刘邦带着他们走到最后。

    看完染氏,刘备又骑马去了少年堂,几月过去,郊外的幢幢房屋,已陆续修建好。

    千四百三十一人,分六个区域间隔开。

    郡吏眼下忙的抽不出身,只有在战场负伤,三百余退伍军卒,被刘备安排在这看管。

    年岁稍大的少年按军制,十人为一什,五十人为一队,言笑不苟的在简单操练。

    只有不足十岁的孩童,满是好奇地看着少年们,

    嬉戏打闹声一片。

    见刘备过来巡视,退伍军卒知道刘备治军严谨,操练未结束,不敢擅自解散。

    只得更加大声,肃然操练。

    孩童也不敢再玩闹,一个个列队站好。

    苦难家的孩子,早知世事。

    来到这里一日三餐不断,替他们贫困的家里,养着他们。

    虽然每日操练很辛苦,但谁都想留下。

    哪怕要上战场,

    最起码还能吃饱肚子。

    他们年岁虽小,却也见过不少死亡。

    死不怕,怕是怕没活好。

    等操练结束,刘备面前已被里里外外围上好几圈。

    大家都好奇,他这位平易近人的刘使君。

    刘备笑指着面前的孩童,道:“你叫何名,哪乡县人士?”

    孩童回禀道:“使君,我是著县西乡人,李氏。”

    刘备微微颔首,笑道:“去年我出兵著县平黄巾,你家可躲在城内?”

    之所以这么问,因为当时乡村,早已跑空,著县附近的百姓,要么躲进城中,要么逃离他乡。

    孩童也不怕生,脆脆道:“正是,多亏使君,我与家父才得以幸存。”

    “那你家母呢?”刘备问道。

    孩童沉默不语。

    刘备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过了会儿,指向躲在人群中,怯生生的小孩。

    见刘备望过来,赶紧胆怯地往人身后缩。

    刘备顿时好笑,指着自己:“看到我躲着,怎么,我刘玄德长得很吓人?”

    小孩不敢回话。

    有人想将他推搡出来,刘备肃然制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