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的征辟入仕;其二,通过被举为孝廉、秀才等,成为尚书台郎官。

    不论以上哪条道路,都需要得到郡守的赏识,才能说入仕。

    郡守上任之后,为了便于推行政策,或是为了方便治理地方,,常常会和地方大族形成交易,如征辟某族子弟,或举某家子弟为孝廉,亦或是与地方大族结亲。

    其中门生故吏的作用,不单单是用来照顾郡守卸任之后的子侄,更是为了协助郡守治理地方,成为其深入地方的爪牙。

    郡守培养门生故吏依照如此逻辑,而那些中央高官也是以如此逻辑培养故吏。底层官吏为了上进,往往心甘情愿成为贵人们的门生故吏。

    经学世家更是不难理解,大族通过垄断教育资源,与小豪强、士族子弟,建立起门生关系,多重控制下层。

    如此封闭的社会运转逻辑,这让来自后世社会的张虞忍不住为自己感到幸运,他至少穿越到寒门家庭,而非更加底层的苍头。若真穿越到苍头身上,他唯有投军从戎,刀口舔血以换取出路。

    “虞儿,汉胡不日开市贸易,今后边疆当会太平一阵。你还是需到太原游学,看能否得到长文公看重!”

    见张虞还是沉默不说话,张冀继续说道:“长文公虽说因得罪宦官遭贬,但以其之能,未来必定起复。故如能得长文公赏识,成为门生,今后前途无量啊!”

    对于父亲张冀的教导,张虞选择性听取。

    张冀作为边境武夫,有他思维与经验的局限性。毕竟世间所有人都料不到,在汉灵帝死后,如此庞大的帝国会土崩瓦解,并迅速进入群雄逐鹿当中。

    如从长远考虑来看,父亲当下给他安排到太原游学的计划非常合理。在并州地区,太原始终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在边郡家庭,不仅会局限视野,更会闭塞中央消息。

    张虞虽不知他叔父张杨如何成为汉末一方诸侯,但张虞却深知自己如果能在太原混出个名堂,并且攀附上与王氏的关系,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父亲教诲,儿记下了!”张虞挺直腰背,应道。

    “善!”

    张虞的同意表态,让张冀松了口气。

    自家儿子从半年前一场大病之后,性情变化颇大,不仅性格稳重了,更有自己的见识。如果儿子不愿前往太原游学,张冀也难逼他前去。

    “此番前往太原,道路漫长遥远,我让二叔带人护送你一程,以免路上出了意外。”

    久坐之下,张冀大腿旧伤复发,有些神经疼,于是换了一个姿势,伸手拿过小木锤,轻轻敲击大腿。

    “记着太原不比参合坞,规矩二字要记在心里。有时受了气,需要忍忍,以免被太原士人排斥。”

    张虞从席上爬起,不以为然道:“规矩有人立,有人守。有朝一日,他们或许要守我立的规矩。”

    张冀抬头瞄向儿子,说道:“休得胡言,敢在并州这么说话,唯有那张使君!”

    张虞理了理衣裳,笑道:“这张使君为何不能是我呢?”

    闻言,张冀微微一怔,没想到自家儿子居然有这么大的志向。

    “虞儿,记着收拾行李!”

    “记着了!”

    张虞穿上鞋履,说道:“今日教授少年射箭,晚些时候收拾!”

    “那就去吧!”

    张冀起身喊话,说道:“此番游学甚久,记着挑选名机灵少年在身旁服侍。”

    “对了,太原大族众多,其中出众女郎不少。我儿若能得大族女郎青睐,今后仕途有妻家扶持,当前途无量矣!”

    张虞翻了个白眼,忽略了父亲后半段的话。

    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