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还是唐僧第一次收到束脩,他也不知道老师收了这束脩后应该要做些什么。
所幸这束脩也不怎么对味,拜和尚的师,却用儒家的礼,不知道这龙王是怎么想的。
想来这龙王应当是十分推崇儒家天、地、君、亲、师这一套礼教思想的,毕竟他就是以三纲五常中的忤逆不孝这一条、将自己儿子敖玉推上了斩龙台。
一个李靖、一个敖闰,他们要是真把礼教思想奉为圭臬、自身也一丝不苟、以身作则的彻底执行到底,那虽然算得上是顽固不化、却也有几分可敬之处。
可惜此类人不过是把礼教作为树立权威、遮掩事实的工具罢了,有利则用、无利则诡辩变通,称其为卫道士那也算是抬举了,此辈实乃是敲骨吸髓的奸贼!
所以唐僧直接道:“老龙王,我佛家实不兴这束脩六礼,你还是请收回去吧,至于令子敖荣,且算作贫僧的记名弟子,你直接送往南海观世音菩萨处即可,若是菩萨不收,你再给贫僧送来不迟。”
除了以上原因外,多少也有些怕小白龙尴尬的原因在里面,毕竟他们父子感情早破裂了,兄弟间感情只怕也难说,否则小白龙也不至于要改姓,是以唐僧直接就给观音送过去了。
敖闰立即拜谢道:“多谢圣僧,圣僧日后倘有用到小龙处,尽管使人来唤便是!”
这话虽然说得好听,但其实基本算是一句废话,唐僧有事直接招呼孙悟空就好了,孙悟空到了西海还不是直接拿捏?
敖闰又客气了几句,便告辞回去了。
他其实早远远的看见了敖玉,但始终没过去搭话,悟贤自然也没过来搭理他。
孙悟空又对着唐僧诉说了这鯥牛的种种情况,唐僧心喜不已,当即便过去与那鯥牛交流磨合起来。
第五十七陈玄奘志同二郎神惠灵王赴任司危府
却说猪刚鬣奉命前往灌江口,一路腾云驾雾,不多时就到了灌江口。
猪刚鬣停云落地,自有康、张、姚、李、郭、直、六位过来问话。
他们分别是康太尉康安裕,张太尉张伯时,李太尉李焕章,姚太尉姚公麟。另有直健、郭申二位将军,与二郎神彼此兄弟相称,合称梅山七圣。
猪刚鬣道:“劳烦六位哥哥通禀一声,猪刚鬣有事想见真君一面。”
六人面面相觑,不曾听过猪刚鬣的名号。毕竟猪刚鬣做天蓬元帅时,并不是这个名字,被贬下凡后才改名唤作猪刚鬣,后面跟了唐僧才有猪刚鬣这个名号,所以自然没什么知道。
康安裕道:“抱歉,我兄弟几人不曾听过阁下大名,不知可否说的仔细些,又有何事要见真君?”
猪刚鬣只好道:“我乃是取经人玄奘法师的座下弟子,今奉了师父与师兄的令,前来求见昭惠灵王。”
康安裕恍然道:“哦,原来是取经事宜,我等也有耳闻,只是不知怎的找上我家二郎真君了,莫不是有妖怪拦路?”
猪刚鬣想了想孙悟空的吩咐,于是道:“确实有一妖怪逃脱、不知踪影,只因我师兄当年大闹天宫时曾与显圣真君较过高下,彼此惺惺相惜,故唤我前来请托、期盼真君助拳降妖为谢。”
梅山六兄弟当即笑道:“原来是大圣的兄弟,通禀什么,随我们进去便是。”
几人说着便来拉猪刚鬣的手,相拥着一同进了殿门。
猪刚鬣没报自己前世天蓬元帅的名号,只因如今这神职早已另封了他人,是以只用了猪刚鬣的名字,梅山六兄弟虽不曾失礼,却哪里有对待大圣兄弟的态度,前后对比,实是冷暖自知,甚至哪怕是取经人这三个字,都比猪刚鬣来的管用。
六人牵着八戒进了门,二郎神正在堂前站立,你道他什么模样?有道是:
仪容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