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风险很大的,民国时期,沪上的股票市场出现过多次股灾。有报纸称之为金融风暴。”

    “就好像一把无形的镰刀一样,在疯狂收割中小股民的财富,你还是小心谨慎为妙!”

    石慧道:“至于期货,风险更大,因为它的保证金只有交易额十分之一。”

    林正军笑道:“我目前只是有个初步的想法,还不一定呢,你们也不用为我担心。”

    “好吧!”傅奇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他当然不赞成林正军投资股票和期货,但他也看得出来,林正军虽然稳重,但骨子里却非常自信,乃至有点执拗,不撞南墙不回头那种。

    但他也报以理解。

    年轻人本就气盛,再说,林正军才华横溢,恃才傲物也是很正常的。

    吃点亏,知道疼,才会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早点交点学费,也不算什么。

    ……

    大家回到北影厂,傅奇两口子和汪洋又离开了,因为还要参加文代会的活动。

    林正军和梁晓声、周阳光再次来到资料室。

    故事梗概过了,下一步,就要动笔写了!

    林正军坐在椅子上,抿了口茶水,笑道:“路上,傅奇和我已经谈妥了稿酬。”

    周阳光兴奋地道:“给多少啊?”

    梁晓声则没问,只是安静地看着他。

    这就看出来,他性格比较稳重。

    林正军笑道:“一个剧本两万港币。”

    虽说他可以隐瞒,但他觉得没必要。

    “这么多!上万了,写一个剧本,就能成为万元户吗?”周阳光兴奋地踱步,振臂高呼怪叫。

    梁晓声也笑道:“搞文学,的确有前途啊!”

    林正军笑道:“考虑到汇率,其实一部也就八九千块钱!”

    “那也不少!”周阳光道。

    林正军道:“谈谈分账问题,我给你们一个人六百块钱,你们觉得能接受?”

    “正军,你给的很多了。”

    梁晓声兴奋地搓着手道:“剧本也就三四万字,你这达到千字二十块了,比茅盾先生都高。”

    挺好,这家伙知足不贪。好牛马……林正军暗暗点头。

    “虽然你拿了十分之一,但是,故事创意是你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周阳光更别说了,他原来一分钱都挣不到,写个剧本能赚几百块已经很好了。

    林正军道:“另外,你们除了写剧本,也可以把故事写成小说,这部分稿费,全归你们,我不要……”

    “正军,你可真够大方的……”梁晓声敬佩地道。

    周阳光皱眉道:“但是发在哪里啊,这种小说《人民文学》《十月》甚至刚刚创立的《当代》,都根本不会要的……”

    “你们投《故事会》啊!”林正军笑道。

    “哎呦,这个主意好!咱们写这种通俗小说,就是为了搞钱,又不是为了文学史留名……”周阳光笑道。

    特殊时期,这个杂志改名叫《革命故事会》,今年初又改回来了,上面经常发表一些比较猎奇的手抄本,尺度很大。

    都知道这年月文学杂志发行量大,但通俗文学杂志发行量更恐怖,《故事会》在80年代初,巅峰发行量达到每个月600万册!

    嗯……回头得想办法办个杂志搞钱!

    梁晓声笑道:“到时候,我起个笔名就好了。”

    他对传统文学还是有一些想法的,当然,他最后也做出了成绩,成为知青文学的领头羊。

    知青文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