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竹身想要增添窍穴,就必须是程心瞻先开肉身之窍,领悟窍穴的先天法意和后天功效,融会贯通后,再画符拟窍,借假求真,然后炼入竹身。

    等竹身百窍具备、百脉通畅,那时,要是程心瞻愿意舍弃肉身,也可以元神入驻竹身,以灵体飞升了。

    即便不舍肉身,往后若有机缘炼成第二元神,入驻竹身,那此躯就是最顶尖的身外化身,若更进一步,成就第二仙身……

    程心瞻晃晃头,当前还是不要多想,脚踏实地的走下去便是,当前的首要之事还是继续开窍,连通内外天地,万事万法自炼气始。

    有内丹道先贤曾这样说过:炼气本一境,无奈其深远、难解其高邈,故强分为炼气、命藏二境。

    其实在内丹道创立之初,凡人修行只有炼气、金丹、元婴、合道四个境界。

    炼气即为炼精化气,沟通内外天地,借天地灵气滋补肉身精血,打通诸天百窍,再在百窍中炼精去芜,从肉身中炼得五行阴阳之气,证长生第一步。

    金丹即为炼气化神,炼阴阳五行之气合为金丹,始生神性,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

    元婴即为炼神还虚,成就赤子婴儿,道返先天。

    合道即为炼虚合道,内外合一。

    不过内丹道在此分境之下,第一境实在难熬,打通百窍不知需要多少年岁,初炼之新人光是想搞清楚百窍神意与功效,都难如登天,如此,不如另修他道。

    面对创立之初就如此岌岌可危的道统险境,幸好冥冥中自有天意,那时涌现出一大批内丹道先贤,重新梳理第一境,一拆为二,分为炼气和命藏两境,更把一些重要大窍的先天神性和后天功效全部列清楚,说明白,这才保住了道统,使内丹道成为当今主流、第一大道,也形成了当今内丹道的修行谱系。

    重新分境后就说的很清楚,修行之初,最低最低,最少最少,心肝脾肺肾这五个大窍是要开辟的,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这是体悟五行的基础。

    纳五行灵气入脏,再从脏中炼出五行精气,五行精气轮转循环,便可打开绛宫,集一身精血于一窍,可以增长寿元。此时就是断手断脚,穿膛裂胸,只要绛宫健全,这命都能救回来。

    开辟五府后,五行法术肯定也都入门了,这也是长生术之始。

    至于三宅,是最好要开,这是用来体悟天象自然的,在五行之外,又与五行紧密相连,但真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也是可以先开绛宫入二境。

    二境谓之命藏,望文生义,就是体悟生命之真理,探秘肉身之宝藏。

    诸天百窍的奥秘在此境可以去深入探寻。

    这一境,有个夺人眼球的名目,唤作「神通」,打通窍穴,知其奥义,便能练成相应的神通。

    比方说千里眼,顺风耳,胃鼎胆囊,掌中神国,不胜枚举。

    打通的窍穴越多,对后面的修行越有益处,对斗法护道,也是益处良多,只是耽误的时间也就越久,全靠个人取舍了。

    要说三境、四境后能否再回头开窍呢?也是可以,但如果二境都没有时间精力,那三境忙于洗丹,四境忙于育婴,更不可能再回头了。

    如真不想耽误功夫的,只要打通黄庭和外天地相通的一阴一阳两条经脉上的窍穴就可以,到时从外界引阴阳罡煞入体,顺着打通的窍穴汇入黄庭,也就是丹田,阴阳相济龙虎交汇,缔结金丹,就可以进入第三境。

    目前无论是从诸师长的安排来看,还是按程心瞻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走,肯定都是要在一境二境磨炼很久的,诸天百窍的开辟自然也是要越多越好。

    他熟读《周天百窍内景经》,最近又开始接触炼法,自然而然便想到,窍穴可为宫殿养神,可为容器藏气,那何尝又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