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百渡知道”。
但纯粹从“比赛”的角度上考虑,这句话还真的未必合适。
比赛评选和实际广告出街,还是有些差别存在。
比赛,还是要考虑到评委的喜好、比赛本身的属性。
跟先前“固齿牙膏”的方案一样,需要有一些脱离实际的、炫技的成分在。
现实生活中,一些被客户选中、甚至是推广效果很好的广告用来投比赛的话,估计都拿不到“入围”的资格……
许晨琢磨了一会儿,想起了前世时,百渡曾经用过的一个推广主题。
这个推广主题,在实际推广中多半效果不佳,但纯粹从比赛投稿的角度,却比“百渡一下你就知道”更有机会拿到奖项。
……
许晨打开“广告大赛”的页面,进入了“百渡知道”选题的提交页面。
【文案类:百渡知道广告语选题】
【广告语:百渡知道,平等地成就每一个人】
【创作思路:
曾经,知识获取的屏障,成为了个体自我成长和成就的巨大障碍,也造成了社会的不公。
百渡知道,让为每一个人都能平等、自由的分享知识,让每一个人都能平等的、自由的获取知识……
也让每一个人,都能平等的用知识武装自己、成就自己。
百渡知道,平等地成就每一个人。】
……
许晨细琢磨对比了下,纯从比赛投稿、竞选的角度,这句广告确实更合适,也更有机会拿奖一些。那些“自诩高深”的评委,许晨可是太知道了。
有时候,他们就是偏偏瞧不上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言语。
类似于“洗洗更健康”、“他好我也好”、“雪山矿泉水”这种广告语……
那些“教授评委”们,只会觉得肤浅和不高级。
就是得搞些晦涩高深、不明觉厉的,他们觉得有想法、有创意。
其实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也是高校的广告教学,跟实际的广告行业非常割裂与脱节的原因之一。
……
……
落地虹桥机场时,已经是夜里9点多了。
手机开机,竟然收到了一条收款的短信,转账三千块钱。
短信里只标注了是转账,却没有备注转账人信息。
许晨心生疑惑,谁会给自己转三千块钱?
亲爹许知泉转钱,怎么说也是三五万起步……
这年头银行的app都还没有塞班系统,也没法手机查询。
正当许晨心中不解,“班委”的qq群里,副班长霍大山发来了消息。
【@许晨,上次秋游的车费要回来了,班长通过你在学院登记的账号,已经转给你啦!】
许晨笑了笑,想不到竟是这笔钱:
【怎么会有三千块?这太多了,那七八辆车算打表也才多少钱啊……】
霍大山:【@许晨,光你买的那箱子烟就不止三千块啦……】
许晨:【你们本事也真大,居然真把钱给要回来了。】
霍大山:【除了原本车费还给了赔偿,所以才有三千块这么多。
主要是班长本事大,几通电话据理力争,学校法学院的学长学姐都搬出来了,对方立马就怂了。】
“……”
黄琪琪:【@闵思怡,班长你好帅啊!】
许晨:【@闵思怡,不愧是川妹子,厉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