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米饭就问道:“我从西边过来,对当地不熟悉,日比津村是哪家的领地?”

    弥生米都拔到嘴边了,听到他问话连忙又放下碗筷答道:“回禀大人,是荒子前田家。”

    “荒子前田家?”

    “是的,大人。”弥生恭恭敬敬答道,“前田大人知行荒子城2162贯700文,周边七个村子都归属荒子前田家管辖。”

    原野回忆了一下,曰本战国时代,好像多以“贯高制”来计算领地,“石高制”并不流行,和游戏里不太一样,那也就是说荒子前田家每年收税能收价值2162贯700文的农产品?

    当然,2162贯700文应该是粗略估算,还极有可能是很久以前估算的,并不准确,实际收入应该比这高,甚至家主要是不当人一点,各种横征暴敛,应该能从农民嘴里抠出来更多。

    那要是换成“石高制”的话,2162贯文,从《太阁2》这个游戏里的数据来看,大概能有2500到3000石?

    也不是很高,和那些动辄几十万石的大名没法比,大概是个当地豪族?

    不过,家名是前田……

    难道是未来的“加贺百万石”前田利家?

    “猴与犬”里面的犬?

    原野马上追问道:“这位前田大人的全名是什么?”

    “是前田藏人利春大人。”弥生还真知道,大概是直系领主的原因。

    原野又沉吟起来,前田藏人利春?

    是了,这时候曰本人是有通名的,名字格式是“家名+通名+名”,再往前是“氏+姓+家名+通名+名”,不像现代曰本人通常采用“苗字+名”那么简化。

    其中氏是表示血脉之始,或源自地名,如苏我、出云、名张、葛城;或源自渡来人,如秦、汉、宋、高句丽、岁、韩;或源自职业,如服部、中臣、鸟饲;或来自曰本天皇赐予,如源、平、藤原、橘。

    姓则是为了区分身份高低,一般由朝廷赐予,从最开始的古姓,如真人、公、大臣、县主、佐、村主等等,慢慢演化为统一的“八色姓”,身份由高到低为:真人(曰本皇族专用)、朝臣、宿祢、忌寸、道师、臣、连、稻置。

    但随着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的姓均为朝臣后,姓在曰本渐渐失去了区分身份高低的作用,也就废弃了,到了室町时代除非祭祖敬神之类礼仪性场合,日常生活中已经没人再会使用。

    家名则通常来自家宅所在地。

    在平安时代,作为摄关的藤原氏权势达到顶峰,从朝廷到地方官吏,尽皆来自藤原氏,一眼望去,贵人们一水的藤原,平安京大街上叫一声藤原大人,最少也得有二十个人应声。

    所以,为了彼此区分,他们开始以府邸所在地来互相称呼,比如一条,意思就是平安京第一大街。

    如果府邸所在地变更,称呼也会随之变更,再加上平安时代的婚姻制度受中国影响,从“访妻婚(丈夫和妻子儿女不住在一起,丈夫定期去妻子家XXOO)”转为“妻取婚(丈夫立宅建屋将妻子娶回来,夫妻子女共中生活)”,父子之间因府邸而来的称呼自然就相同,慢慢转变为“家名”,代代相传。

    比如这位前田藏人利春,在古代日语中,前田和新田同义,极有可能他的祖先因某种原因来到尾张国,开拓出一片新田并筑起城邑,便满怀喜悦的将当地命名为“前田”,他的家名自然也就是“前田”,从此代代流传。

    现在住在荒子城仍以前田为家名,应该是“前田邑(城)”因故废城,移居后没改家名。

    至于通名和名,分别是用来供他人称呼和自称的,这一点和华夏古代类似。

    比如诸葛孔明,姓氏为诸葛(葛氏移居诸城,故以诸葛为姓氏),名亮,字孔明。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