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进入5月份后,人力车夫们的日子逐渐开始难熬起来。
近乎赤脚(草鞋很容易磨烂)的跑在马路上,一天下来脚板都能磨出泡;还有出汗太多,也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浑身的汗味,也是遭人嫌弃,甚至是出言讥讽。
陈光良每天还是坚持能多跑就多跑,一时间在圈子里也是‘小有名气’。
不过在跑车的时候,陈光良总是留意顾客是否是知识分子,旁敲侧击是否出刊过文章。
他希望自己的‘资料’,还是能为他带来一些额外收获。
这一天。
天妃宫桥附近。
一名叫做何向东的年轻车夫,见陈光良放下黄包车,立即问道:“阿良,你这一天不要命的跑,赚了不少吧?”
陈光良见围过来的车夫,不少都是熟人,便笑道:“你有见过那个黄包车夫赚到钱的?”
众人笑出声来。
虽然笑得没心没肺,但这句话却是真实的不得了。
何向东说道:“那可未必,我听说前两年‘王氏车行’的李四中不就自己买了一辆黄包车,人家现在就过着天天有肉吃的日子了。”
说完,露出羡慕的表情。
“是啊,那家伙现在神气得不得了,碰到我们都不带打招呼。”
“呸,我听说他当初拿不到牌照,跪在王老板家门口一整晚,后来才把事情解决的。”
此言一出,大家都嘲笑李四中的下跪行为。
唯独陈光良有些震撼,没想到‘黄包车’的牌照如此难办。
他是有心理准备的!
毕竟一辆黄包车全新的也不过100元出头,甚至还有七八十元一辆的较差车辆,那么能买得起黄包车的人,肯定是有一些的。
而且工部局规定,一辆黄包车的上牌费也就两元钱,然后每月大概也要缴纳三元钱的税金。
但就算如此,能买得起黄包车的人,应该也是有一些的。
但实际上,马路上的六七成黄包车,掌握在‘车行’老板的手里。
看来,这里面‘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打通‘关系’才有可能拿到牌照。
何向东此时也放出豪言道:“等我攒够了钱,也要买一辆崭新的黄包车,到时候不用交租,每月收入能翻番不止呢!”
又是一个祥子!
他的话,也引起几个人的附和。
但是。
照他们的想法和处境,购买黄包车这辈子都不可能,因为越到后面,牌照可能会越来越难办的,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果说,此时的‘车行’只垄断着六七成黄包车,那么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内,这个比例会扩大至八九成,因为黄包车的牌照也是有期限的。
同样,车行之间的‘垄断’也会越来越严重,最终集中在那么十几家大型车行。
时间,越来越紧急了!
自己的第一桶金,什么时候能赚到呢?
待众人散去,何向东悄悄的来到陈光良面前,低声说道:“阿良,我知道你每天那么努力,是想购买一辆自己的黄包车吧?”
陈光良见何向东眼里充满着一些精明,便说道:“谁不想呢!”
何向东看看四方,然后神秘的说道:“想有什么用,关键得找到办法。一个人买辆黄包车当然很困难,但是两个人、三个人呢,这不就是相当于更快买得到了嘛?”
人才啊!
这个时代的人力车夫,有几个有这样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