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枪械,李青松几乎一无所知。
除了知道现代火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火药在枪膛之中剧烈燃烧产生气体推动子弹高速射出,以及枪械分为枪管、子弹、握把之外,李青松什么都不知道。
深空号飞船的知识库里也没有相关知识。
派你去洛神星是进行科考的,人类世界怎么会把这些知识放进知识库。
但仍旧是那句话。
没关系!知道基本原理就行!其余不知道的,我自己研究就是!
于是这100支枪械研究团队便全部投入到了对于枪械的研究之中。
李青松让这100支团队之中的每一支都选了一个具备可能性的研究方向,从枪膛材质、内部机械结构、子弹构造、装药量、火药类型、击发类型等,涉及到枪械构造的每一个方面,同时展开试验,以寻找最适合的材料或者构造模式。
每一支团队的10个人之中,会有专门一人去研究各种火药配比,寻找最适合的火药材料,再有一人专门操纵着金属钻孔设备,尝试着将各种金属材料拿过来钻孔,寻找最适合充当枪膛的材料。
还有一人专门去研究枪械结构,不断加工出一个个零部件尝试着将它们组装起来,还有人去研究子弹,研究如何将火药与子弹结合在一起。
每一支团队之中的10个人俱都分工明确,相互之间配合的有条不紊。
尤其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不同的团队之间也存在没有丝毫延迟与沟通成本的相互协调机制。
第66号团队的火药试验人员偶然间找到了一种较为适宜充当枪械火药的配方,于是一瞬间之中,其余所有团队的火药实验人员便全都知道了。
他们立刻停止了手中正在进行试验的火药配方,直接将它们丢弃,然后立刻复制了66号团队的那种配方,并在这个配方的基础之上展开后续研究与尝试,以图进一步优化这种配方的性能。
当某一支团队的人员再度有所收获之时,他的进展也会同时被其余人知晓,于是这种情况便再度上演,所有人再度抛下自己手中的配方,再度开始在这次进展的基础上展开后续研究。
不仅火药,涉及到枪械的其余构造同样如此。
枪管、枪身、击锤、撞针、弹簧、枪身结构、子弹……
便在这100支团队的相互配合之下,李青松那原本堪称空白的有关枪械的知识,如同气球一般飞速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