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司记才从慈宁宫里出来:“苏侍读,太后要见你。”

    直到这时候,皇帝才终于抬起眼觑了郁仪一眼,郁仪心道不好,怎么还抢在皇帝前头了,可她又不敢多言,只好在小皇帝的注视之下走进了慈宁宫里。

    慈宁宫里炭盆烧得很热,空气里也有些闷。

    刘司赞将西暖阁的窗打开透透气,也不妨碍主子们在东暖阁里说话。

    西间里挂了一幅宋人的《观鹿图》,颇有几分文人高士的娴雅情调。

    另一幅步辇图挂在对窗的墙上,暖阁里摆着桌案,太后握着笔写朱批,听见郁仪行礼抬手让她起来:“你来了,刚好给你的恩师磕个头。”

    郁仪这才看见,张濯正坐在桌案的另一侧,显然适才是他陪同太后一起在见大臣。

    他穿着朱红的官服,头戴展角幞头,在太后面前亦不能像在家中时挽起袖口。可偏偏他看上去平淡又舒展,不像是对太后有畏惧的样子,他虽没有握着朱笔,手边却也放了一摞奏折,看得出太后对他的信任也更多些。

    郁仪还没来得及作答,张濯先开口了:“臣一个人独来独往得惯了,不喜欢司礼监徒子徒孙那套。这些年一直没有走这个过场,娘娘还是高抬贵手放臣一马吧。”

    文臣大多不和太监们混在一起,太后对这些人私下里的不对付很清楚,张濯愿意说在明处她心里也不觉得不痛快,于是招手叫郁仪过去:“你坐这,张大人那边有些东西要你抄录一份,你看用不用我再叫几个人来帮你?”

    郁仪上前来,接过张濯递过来的几本卷宗,她下意识与张濯对视,只见他眸光如海,像是要将人吸进去,不由得下意识错开目光。

    这本卷宗是记录西南地区的赋税情况,另有一本记录的是江都商船的运营状况,数字很多,有几处被朱批圈起来的。她扫了一圈道:“下官可以抄完。”

    “那好。”太后点头,“有什么看不清楚的,你可以去问问张大人,这本册子原本就是他写的。”

    郁仪一愣。

    手中黄卷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纸页发脆,纸张泛黄。就连上面刀锋刻骨般的字也黯淡了些许颜色,她没料到这笔字竟出自张濯之手。不由得看向张濯。

    太后正好与他说笑:“这本册子是你十几年前写的,那时你还在玉堂署吧?”

    张濯颔首:“那年才被先帝选作修纂,写得大都是这样的文章。”

    见太后心情好些了,张濯终于提起了皇帝:“陛下还在外头等着,娘娘要不要让陛下进来。”

    隔着回纹万字窗,薄纱般的窗纸透出皇帝瘦长的身影,他仍如日晷般钉在慈宁宫的须弥座上。

    太后脸上的笑意浅了些:“皇帝太年轻,总是在这些小事上犯傻。”

    郁仪听不懂,便在一旁只顾写字,屏气凝神。

    “那几个人都是意图动摇他江山的人,百死尚不足惜,他还在替他们求情。”太后漫不经心道,“不过也好,皇帝本就该做个仁君,白脸就让哀家来唱吧。”

    看样子,提及的是被太后抓起来的右司谏汪又。

    “陛下仁善,是江山百姓之福。”张濯平静道,他已经在慈宁宫待了大半个下午,眉宇间已有倦色,人看上去也有些清瘦单薄。

    “显清,今日你也累了,先回去吧,改日哀家再传召你。”太后靠在椅背上,“你出门时替哀家叫皇帝进来。”

    张濯起身称是。郁仪也对着他长揖:“张大人慢走。”

    “若是这卷宗里有什么不尽不详的,可以来问我。”张濯静静地望着她。

    他似别有所指,郁仪听出了话外之音,却又不敢多想,只恭谨对答:“是。”

    走出慈宁宫的正门,阳光普照千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