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必须考虑运输的成本。这时候的技术大概100吨煤炭加20吨铁矿石,出一顿铁,铁再炼钢。
所以煤炭运输成本,是你生产成本中的最重要的部分。那你的钢铁厂就一定要建在煤矿的附近,让铁矿去找煤矿。
当然,最好的选择是既有煤矿又有铁矿。然后根据你的技术,随着技术的提升,降低出钢和出铁的成本。(设备折旧,工作损耗,人员效率)
别小看这一段话,我认为这段话,决定了近代钢铁产业的兴衰,钢铁产业的兴衰决定了国家的命运。
想象一下此时生活,柴米油盐,柴排在第一位,煤只有北京大城市才用的起,还是煤矿离的够近。一条漕运养活百万运输行业相关人员,你要大量使用地下的煤矿,开采,再运输,到达铁厂位置,各个环节加一起什么成本?能动起来,开始制造,我只能说利润够高,覆盖开支。
运作的人不惜工本,神通广大。
这个浅显的先发国家,只要涉足钢铁产业,就绝对明白的道理,却让近代的标志性产业中国第一家钢铁厂,投资500多万两白银的汉阳钢铁厂,再建设之前就死掉了,它注定亏损。
它伴生的是出名的大冶铁矿,不是煤矿,后来提供给它使用的平乡煤矿,距离汉阳420公里。有长江阻隔断,不能用铁路直接抵达,听说是先投产,伴生小煤矿不合格,再停产,然后再找专家去满世界找煤。
我看明白的时候,把自己都惊呆啦,卖设备给我们的英国鬼子不知道笑屁了没有,估计日本人笑屁的了。
历史不可考了,只留下叹息。
这也是张克能有底气要办一家,挣钱的钢铁厂的底气,我把厂子建在煤矿上边,煤很优质,旁边有铁矿,怎么输?
至于天津制造局的铁原来直接进口英国(千里而来?)从远方来。
后来建设了50吨的高炉产铁,一年15000吨最高,(找不到天津机器局高炉炼铁数据,但4个20吨炼钢炉,一半功率运转,是查到的,但一年几万吨的钢和铁找不到去处,机器使用?用这么多?成本问题?不扩产?不挣钱?贪污?)四个20吨的炉子,满功率运行,一天八十吨,一年25000吨的产能,北方陆军用不用的完不知道,煤矿铁矿都要外地转运,观察交通情况,原材料成本,运输,人力,损耗早就上天了,也就是中央直属军事工业,不考虑花销才敢接着干,还越干越大。
根据聊天,也就用个一半产能不到的样子。这还有啥说的?出来挖人,把炉子都挖一个回去,再求人先建一个20到30吨高炉出铁,先练手。
待了两天,看完生产流程,见了技术工人,一边派人给友文报信,一边大礼包什么的掏出来,把史迪特和最熟练的资格最老的管炼钢这片的技术总管拿下了,史迪特答应帮忙盯着确认军工厂不受影响,有替补工人,作为军工厂最重要的炼钢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离开就玩不转了。
只以为张克这个有见识的也想找个地方干个小炼钢厂挣点钱呢,从海外来的,在自己国家见得多了,太了解啦,只要玩的转,钱途大大的啊!
钱到位,大家都发财,高炉的事,也说话了,请人来帮忙建设高炉用的耐温砖,这是损耗品,从英国找人,他来办,张克出钱,工人一条龙,他搞定。
当晚几个人都有点喝高啦。
说实话这可能是张克,这辈子第一次喝醉,大醉,读书见识多了,心里压着事,放不开,强迫自己清醒。这次把自己搞不定的部分搞定,恩,钢铁厂有希望搞定了,悬着的心回去一半,高兴!放松!
第二天中午酒醒了,回信也来了:
“情况了解了,马上办,但事关陆军,要和下面的商量,要时间,确认一个人和一个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