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知道,在高平之战前,赵匡胤只是禁军中的一个小人物。

    义社十兄弟里的好几位都比赵大军职要高。

    比如这王审琦,先前是东西班都虞侯,现在是铁骑右第二军都指挥使。

    赵匡胤曾经还做过他手下的东西班行首。

    而十兄弟里军职最高的是李继勋,高平之战前已经是散员都指挥使了。

    并且李继勋此时已经年近四十。

    说他们和赵匡胤结拜为兄弟那不是扯吗?

    后世对于义社十兄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甚至于是否真实存在都没有确切的证据。

    最早的记载都是在赵匡胤死了不知多少年后才出现的。

    后周太祖郭威搞了个“十军主”,赵匡胤也搞个“义社十兄弟”。

    郭威黄旗加身称帝,赵匡胤也黄袍加身。

    这模仿的也太到位了……

    事实上。

    李奕穿越到现在都没听说过赵大在军中有什么十兄弟。

    他之前没得罪赵家时,好歹跟赵大还算亲近,有没有义社十兄弟这事,他还能毫无知情?

    要说唯一能和赵大称得上亲如手足的只有石守信。

    两人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就像是李奕跟马仁瑀的关系。

    李奕觉得就算是真有义社十兄弟存在,起码也是等赵匡胤当上殿前都虞侯再说。

    那时柴荣决心整顿禁军,赵大在其中出了大力,借机拉拢一批人在身边,倒还说得过去。

    “唉,什么时代都要拼爹!”

    李奕心下有些感慨。

    后世都说赵匡胤是靠自己的本事获得张永德的赏识和举荐。

    这才能被柴荣给重用。

    这句话确实没错,但却是正确的废话。

    禁军中有真本事的也不少,比如李奕自己,凭什么就他赵大能得到张永德举荐?

    还不是因为他有个好爹!

    或许是由于赵弘殷死的有点早,没有在赵大称帝这事上起到直接的助力。

    很容易让人忽略了他的存在。

    这些年来,赵弘殷虽一直都在中高层位置徘徊,跟张永德、李重进这等后起之秀比差得远了。

    但架不住人家资历够深,从后唐庄宗李存勖时期开始,就一直在禁军中任职。

    历经后晋、后汉和后周三朝的动荡。

    赵弘殷根本没受到太大影响,他在禁军中的人际关系可是杠杠的。

    张永德他爹和赵弘殷私下都有交往。

    也就不难解释赵匡胤一个小校能结交张永德这个后周太祖的女婿了。

    这些事都是李奕穿越后才逐渐弄明白的。

    仅靠史料中那些模糊不情的记载,其实很难梳理清楚其中的关系。

    不过现在这些事都不重要了。

    李奕已经跟赵大在同一起跑线上,军职也就比他爹稍低一些。

    人脉带来的助力已经很有限,更别说还是身处于乱世之中。

    比得终究还是谁的硬实力更强!

    如今他至少能有和赵大拼一拼的资格了。

    ……

    没过多久,军队终于抵达了忻州城下。

    忻州城坐落于忻定盆地的山脉断阙处,辽国从代州南下的必经之地,素有“晋北锁钥”之称。

    整个城池规模不大,但所处位置很险要,四面城墙依坡而建,外围一圈护城河,易守难攻。

    若不是北汉的忻州监军李勍,杀了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