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更是少得可怜,不过一两贯罢了。
五两银子起码能换五六贯钱,私下里的兑换比例还要更高,已经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至于那些分给伤亡将士们的钱,李奕让张建功带人去送给他们的家人。
很多将士的家都在军营旁边的生活区里,倒也不用费多大事。
“如今内殿直的人员折损很多,空缺出来不少职位,若有机会的话,我尽量替大伙儿争取一下。”
听了李奕的这番保证,众人脸上的笑意更浓几分。
不仅能有额外的钱拿,以后或许还能当上小校,大伙儿顿时觉得跟着李都使混,还真是前途无量。
李奕又交代了几句,随即便让众人散了。
张建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他走的时候凑到李奕跟前,低声道:“以后李都使有用得着末将的地方,尽管知会一声,末将绝无二话。”
李奕笑着点了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
张建功在禁军待了快十年,去年才刚被升为右番的军使,级别相当于步军都头,也就是百夫长。
混的不算太差,但也不算多好。
当然,跟现在的李奕自然没法比,升迁的速度一个天、一个地。
李奕之所以会提拔张建功做自己的亲兵队长。
一来是因为他当初被选入内殿直后,一开始就是张建功手下的兵,对方当时是左番的十将,对李奕还算照顾。
二来,张建功是个实在人,做事也很靠谱,又在禁军中摸爬滚打多年,比较让人放心。
李奕让他当自己的亲兵队长,级别上只是平调,但管辖的人马却多了一倍。
而且作为主将的亲信,地位待遇上的提升不说,一旦哪里的职位有了空缺,也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虽然名义上禁军中的职位调动,必须由枢密院拍板决定再提交皇帝批准。
但一般情况下,指挥使以下的军职,主将是拥有很大自主权的。
只要主将提名哪个人,枢密院通常都会同意,毕竟日常治军的还是将领们,枢密院主要负责整体的大方略。
至于指挥使及以上的军职,各部主将倒也有建议权,不过这种级别的职位任命,很多时候要考虑的不只是个人的勇武。
所以枢密院对此还是比较慎重的。
目送张建功离开,李奕倒是突然若有所思。
他记得历史上,赵匡胤在当了殿前都虞侯后,似乎借助柴荣改革禁军的机会,在中下层将领中安插了大量亲信。
然后又拉拢了一批跟自己关系亲近的中高级将领。
整个后周禁军从上到下被他渗透了个遍。
这才有了水到渠成的黄袍加身……有赵大现成的经验在,自己也不妨借鉴借鉴?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更重要的是,柴荣未来还会不会早死……现在都成了未知数。
“奕哥儿,人帮你交给嫂嫂了,咱们喝酒去……”
就在这时,马仁瑀走了进来,抬眼便看见李奕脚边被打开的两个箱子。
他走到跟前,下意识瞅了一眼,却顿时大惊:“他娘的,怎么就剩这点了?奕哥儿你的钱被人给抢了?”
“快告诉我是谁,老子非得弄死他!”
眼见马仁瑀一副撸胳膊想要冲出去干架的样子。
李奕一把拉住他,无奈道:“谁有那个胆子敢到内殿直的驻地来抢内殿直都指挥使的钱?”
“啊?”马仁瑀一愣,“那这钱呢?”
“都散给张建功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