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

    而高平之战倒是大胜,李奕拿了个阵斩和护驾的功劳。

    至于忻口之战,实际上顶多算是两败俱伤,不过确实阻拦住辽国的援军,达成了既定目标,自然可以宣传为胜仗。

    这一战李奕同样拿下了救援大将史彦超,以及干掉辽国政事令耶律敌禄的功劳。

    如此一来,两次胜仗都和李奕有关系,而且还都起到了挺关键的作用。

    啧啧……李奕自己都觉得有点吃惊。

    原来我的功劳有这么大的嘛?

    怀着激动的心情,李奕回到了殿前军的官署。

    他现在作为内殿直的主将,并不需要整天待在军营,一般都是在官署办公。

    殿前军和侍卫亲军的小官署,都在枢密院的大官署内,方便枢密使召集各部主将议事。

    由于出征回来的禁军还在修整,日常没有什么事务要处理,各部的主将就没来官署值守。

    反倒是张永德基本每天都会来官署转一趟,待半天再走,自律的很。

    要不说人家受皇帝信任呢,冲着这份敬业的精神,就很值得表扬。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那就是张永德并不是敬业,而是因为他有个公主妻子,或许在家待着不自在,所以跑来官署躲清闲?

    不过这是别人的家务事,和他没多大关系。

    李奕在官署里坐了一会儿,感受了一番地位提升带来的快感。

    随后,他便离开官署准备回早饭铺。

    皇后赏赐的那座宅子,虽然钥匙已经到手,但房契、地契还没弄好,加上前主人搬走不久,整个宅院还要稍微拾掇一下。

    所以李奕暂时还没搬过去,而是和郭氏继续住在早饭铺。

    出了左掖门,李奕突然想起一件事。

    随即掉头朝内殿直的军营而去。

    刚到内殿直的驻地门口,李奕便见到马仁瑀正带着三个人走出来。

    他一眼便认出那三人的身份,都是当年跟他一起从夏津老家出来投军的玩伴。

    三人分别是赵彦武、夏仁诲和许匡荣。

    李奕快步上前招呼道:“本来说今天约你们聚聚,刚才去了趟官署,我倒把这事给忘了。”

    三人里,赵彦武和马仁瑀同龄,夏仁诲比两人小一岁,许匡荣则和李奕同龄。

    但要是按月份来算,李奕是几人里年龄最小的,然而如今身份地位却最高。

    “恭喜奕哥儿高升!”三人一齐祝贺道。

    在夏津的时候,李奕就是一帮人的头儿,现在大家更是以他马首是瞻。

    李奕笑道:“都是自家兄弟,没这些客套。”

    马仁瑀接话道:“咱们在这等你过来呢,半天都没见到人,还以为你回了早饭铺,想着过去找你。”

    这次朝会除了五品以上的文官朝臣,剩下有资格参加的就是各部主将,马仁瑀这个都虞侯就没这待遇了。

    不仅是他,就连赵匡胤都没去,因为对方现在只是散员都虞侯。

    说着,他又瞅了瞅李奕身后,“陛下没赏赐你什么东西吗?”

    “还有什么要赏的?”李奕反问道,“陛下提拔我当内殿直主将,又赏赐那么多的财货,皇后更是直接赏了一座宅院。”

    “难道还要贪心嫌不够吗?”

    功劳再大也要有个度,过犹则不及,真要再给李奕赏什么,他反而还会觉得不安心呢。

    如今李奕需要做的是打好根基,而不是得陇望蜀,否则爬得越高,摔得就越惨。

    他倒是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