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回来,太平确实有些失态,可是这四位的表现,在吴宁看来,都不及格。

    要知道,这里面不论哪个,将来都是舞动风云的人物啊!

    只能说大唐人才凋零,武则天过后,只剩一个李隆基还算够看。

    其他的,有一个算一个,只能是马马乎乎,否则大唐这盘好棋也不会让他们下得那个熊样儿了。

    见众人已经进院儿了,吴宁急忙从庭燎堆边上起身,退立一旁。

    在他们眼里,吴老九只不过是个山间小店里的小人物,还没到他露脸的时候。

    也确实如此,即使太平故意把吴宁向众人引荐。

    “这位就是寻翠居的少年掌柜......”

    “嗯。”李显一边打量着别致小院,一边只嗯了一声。

    扫看吴宁一瞬,也没认出来五年前二人有一面之缘。

    韦妃和武三思更是看都没看吴老九一眼。

    倒是武承嗣听了太平的话,眉头略微一挑。

    “你就是吴宁?”

    吴宁拱手,“正是在下。”

    “呵呵。”武承嗣干笑了两声,“就是那个被圣后赏了,又打了的吴宁吧?”

    “呃....”

    吴宁一窘,讨厌呢?哪壶不开提哪壶。

    却见武承嗣转身,看向队后值守的吴长路。

    “吴别驾,这是你侄子吧?”

    “不错!一表人才,将来必成大气。”

    夸了一句,却也不再多说,背起手来,也四下打量起吴家小院儿来。

    可是武承嗣这么一句,倒是把李显、韦妃和武三思的注意力勾了过来。

    “哦?”李显一疑,“原来是吴别驾的子侄,本王倒是失查了。”

    武三思更是走到吴宁身边,居然拍了拍吴宁的肩膀,“好小子,能让圣后有赏有罚的青年才俊可是不多,你可要好好珍惜呦?”

    吴宁一听,暗翻白眼,都特么是炒冷饭的马后炮!

    深深地看了武承嗣一眼,心说,这位还真不简单!

    武承嗣和吴宁说的第一句,也就是“圣后赏了又罚”。

    说明这个人比武三思和李显看的都远,也更细。起码武后下的每一道旨,他都记在心里了,也都琢磨过。

    而第二句对四伯说的话,则是在拉拢人心。相当于告诉四伯,你家里的事我都用心记着呢。

    只这一个记着,就是一个天大的人情。

    而反观李显,他关心的是吴长路的子侄这件事。

    因为他知道,武后登基之时,很可能就是他升爵楚王之时。吴长路是他的下属,自然要关心一下。

    而武三思关心的和李显不同,他是听到圣后赏了又罚这句,关心的是圣后的心思。

    两人都是马后炮,都没有武承嗣考虑的周全。

    可以说,高下立判。

    但是,吴宁就想不明白了,武承嗣好像是这三个人里,死的最早的那个吧?

    聪明人反而死的快?

    什么道理?

    难道?

    吴宁心里咯噔一声,难道武老太太就喜欢笨的?

    ......

    ————————————

    这个想法,越想吴宁越觉得像。

    感叹武老太太才是此间高手,自己最好别和这老太太成敌。否则,吴宁真没把握能在武老太太那里讨得好处。

    ......

    可是,此时也不容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