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和e-75是德国人设计的两种标准战车,e-50重50-60吨,计划取代‘黑豹’和‘虎’式。它和e-75的车体外形几乎一样,但炮塔形状不同。而且e-50和e-75的悬挂系统,装甲厚度和重量也完全不同。

    e-50的车体在黑豹g型的基础上加长,其实际大小已与虎王相近,所以在视觉上导致e-50的炮塔偏小,但e-50在设计上的综合防弹能力比黑豹f提高了50%左右。

    只可惜,随着德国在战争中节节败退,希特勒将希望寄托于各种稀奇古怪的新式武器,系列也没能真正投产并发挥设计中的用途,最后,随着第三帝国的垮台,e系列和其他各种新奇的设计方案一起被盟军缴获,沦为今天军事爱好者们的谈资。

    当时的e系列坦克中,已经有不少装载迈巴赫hl100型发动机的e-25车体完工,但纷飞的战火把一切都化为乌有,甚至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资料和照片可以证明它们的存在。而e系列除了纸面资料外,唯一的实体存在的证明,就是由当年的阿道拉公司负责研制的e系列的终极产物——e-100的一辆样车的车体,这个样车的车体也在1945年被盟军缴获,成为了e系列唯一曾经存在于世的实物证明。

    尽管e系列是在二战后期才开始研发的,而且仅仅只完成了纸面数据的研发工作,但它吸收了二战末期德国在坦克开发上苦心研究所得的大量高新技术,为世界主战坦克发展开创了先河,其先进的技术和优异的性能,不仅使它们足以帮助德国陆军应付战场上的严酷威胁,同时也照亮了世界坦克技术发展上的未来道路!

    尽管在现实世界中,e-50仅仅是存在于纸面数据上的一款坦克,但在空间中。空间却赋予了这款坦克真正的生命。

    在空间中,这款德系的九级中坦拥有极为出色的性能,无论是操控性、战场适存性,这款坦克无疑都是同级中坦中的佼佼者。被很多人形容为‘中坦中的重坦、重坦中的中坦’,由此可见这款车的优秀。

    正是因为这款e-50的存在,所以陈墨才一直放心不下,现在也准备用这种引蛇出洞的战术,争取先把这辆让人提心吊胆的家伙解决掉!

    巴顿和宝宝很坚决的执行了陈墨的命令,借助着西路高地山脚下起伏不平的地形,轮流沿着山脚前出跑酷,尽管他们俩同时也被点亮,但起伏的地形以及他们的速度,却能很好的让东路甚至西路的敌人无法攻击的到。

    而与此同时。为了减轻巴顿和m7遭到攻击的威胁性,陈墨干脆让西路高地的几辆重坦轮流拉出来在山顶不时的伸缩,做出一副随时要冲下山的样子。这种做法立刻就让在南坡卡位的那两辆九级反坦克再也无法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巴顿和m7身上。毕竟这两辆车只是不停的在点灯,而无法对他们造成实质上威胁,而如果让西路高地山顶上的重型坦克冲下来。那就不是威胁不威胁的事了,那就直接关乎着生死的问题了,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让山顶上的重型坦克冲下来,黑粗大的炮口要随时瞄准他们冲锋的山路,即便是打不上,也要给他们一种威慑!

    但那两联反坦克显然相错了,因为巴顿和m7的轮流点灯。让他们时刻处在被点亮的状态下,不一会的功夫,调整好炮口的自行火炮就开始发威了。

    连着两发203毫米的重型炮弹落在了那两辆敌方反坦克的周围,尽管只造成了微不足道的溅射伤害,但却再也让那辆e-50忍不住了。

    e-50很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指挥官在一开局就把自己放在西路。难道他不知道,在西路这种复杂的山地地形中,那些拥有重火力的反坦克根本就不需要眼车吗?而且自己作为一款九级中坦中最能抗的坦克,应该和那些重坦一起进攻东路高地,有自己的存在。恐怕那辆九级的50 120不会死的那么快,东路也不会陷入这种困局中。

    可指挥官就把自己安排在了西路,可人家西路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