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暗地里放出话去,说妹妹为父母吃斋,十八岁不嫁人。

    这种话传出去后,妹妹的亲事也就不了了之。

    虽然她尽力捂着盖着,可是这件事还是传遍了府里,后来还是老太君逼着丈夫,要把妹妹嫁出去,丈夫便给妹妹定了武阳伯府的亲事。

    初时她还很高兴,后来打听之后才明白,丈夫是不想让别的男人染指妹妹,这才找了武阳伯府那位病入膏荒的四爷。

    后来妹妹大归,便理所应当地与她共事一夫,丈夫虽然还有几个姨娘和通房,但是最宠爱的还是妹妹。

    她还能怎么样,得宠的是亲妹妹,总比是那些狐媚子要好吧。

    她也哭过闹过,寻死觅活,可是又能如何,这是命,是她的命,也是妹妹的命。

    她什么都没有做错,她出嫁从夫,她做错什么了?

    皇后为何要把过错全都推到她身上,为什么?

    孙氏踉踉跄跄走出了坤宁宫,丫鬟宝香远远看到她出来,连忙迎上去:“三奶奶,您的脸......”

    孙氏摸了摸正在渐渐肿起来的双颊,摇了摇头。

    正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王三奶奶,请留步。”

    孙氏转过身去,见是一个眼生的内侍。

    内侍手中捧着一个红漆托盘,托盘上放了一个酒坛子。

    坛子很小,女人一只手就能拎起来,和平时见的不一样,一看就是专门为宫里烧制的。

    “三奶奶,这是皇后娘娘赏的,不用谢恩了,快走吧,娘娘不想看到你。”内侍的声音冰冷而又疏离,他的神情也是同样。

    孙氏身子猛的一震,然后她笑了,皇后想得真是周到啊。

    宝香不知所措,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还是孙氏自己接过托盘,捧着那坛酒一直向前走,直到走出紫禁城,坐上自家的马车。

    王家的马车在彭城伯府侧门前停下,跟车婆子放好脚凳,撩开车帘,一声三奶奶还没有出口,便吓得尖叫出来。

    出来接人的婆子们闻言连忙跑过去,只见车厢内,孙氏和宝香双目圆睁,面目因痛苦已经扭曲,两人早已经断气了。

    人是死在彭城伯府门口,丫鬟婆子的惊呼声,不但喊来了府里的人,也惊动了彭城伯府门口的人。

    彭城伯府与静安寺只隔了一条街,这里本就是繁华热闹的地方,不但初一十五热闹非凡,就是平时也是车水马龙。

    于是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静安寺附近全都传遍了,彭城伯府的三奶奶死了,从宫里出来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