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接入该区域网络。”

    “……了解。”

    罗南挑动眉毛:

    一个是局限于一地,大量输出信息条件,并要求限时给出答案;

    一个是控制信息量,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探索。

    罗南越发分辨出两种测验模式的不同。

    此时,他这个考生,多半已不再是给困在有限的考场里,而是有很大可能性变成了一位探索者。

    在突出探索属性的同时,似乎也在宣告,这可能是一段比较漫长的测试流程。

    或许,系统会根据他在该流程中一连串的表现,打分评判?

    或许这就是“互动测验”的特殊之处——不再被动做题,而是要体现主动探索精神,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发挥各项技能。

    可问题是,这又和葵姨事先要他“规矩行步”的提醒有了矛盾。

    一个弄不好,主线跑偏了怎么办?

    另外,雾气迷宫里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能不能支撑这种程度的测验时长和强度?

    现在还好说,如果后头进行到紧张又关键的环节,突然掉线怎么办?

    所以,还要再观察。

    暂时罗南并不准备太放飞自我,目前状态下,老老实实听从指令,才是他快速熟悉相关场景的最高效方式。

    他稍稍考虑了一下,沿着舱壁一路摸索,也是在努力挖掘着他在中继站时候的记忆。

    不得不说,罗南在中继站几十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和实践,给他的记忆是相当深刻的。

    独立上手没多久,他就找回了当日的感觉:

    先是在舱壁上,寻到了一块格外冰冷的金属板,随即又在其侧下方,找到了一处开关装置。

    稍加操作,幽暗的舱室顶部竟然又有一处灯光亮起,那是备用电源启动了,也照出了舱壁上冰冷金属板的“真面目”:

    一处标准的应急逃生通道示意图。

    紧接着,罗南触碰的墙面区域,有一处电子面板亮了起来,相关基础信息显现,与应急逃生通道示意图一起,向罗南表明了他所在的这处歪斜场所的真面目。

    “瞳环-28758号小行星,7号观察站。”

    “临建型‘工蜂格’,标号‘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