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就有人在院外津津乐道的议论。
“那位沈氏小郎可真是了不起,无论庄老周易,还是《左传》、《国策》,她都能与名士们对答如流,辨起来也丝毫不犹豫,简直就是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啊!”
“嘻嘻,我倒是更欣赏那位桓氏郎君,简直就像是天人一样,琴也弹得那么好,这世间怕是再也无人能及其风采了吧?”
“桓大司马之子,我看你还是别肖想了吧?他那样的人,如我们这般的姑子又怎么会入得了他的眼?”
“那是你自己不够自信,你没听他们说吗?只是桓大司马的庶子,既然是庶子,难道以我们吴郡世家嫡女的身份还配不上了?”
“依我看,难,这位桓氏郎君看上去有些高不可攀!”
几个姑子正议论着山顶上的情形时,就听到一阵嘈嘈切切的惊叹呓语声传来,于是寻声望去,竟见有好几名大袖翩翩的士子簇拥在一起,人头攒动,似在争先恐后的看着什么一般,赞叹声连连。
“诗的意境美,可是比起诗来,我觉得字更美!”有人叹道。
“这样的字,我还是头一次见,乍一看上去似一样,可是仔细看,就会发现运笔皆不一样,也不知是何人所写,这字比起江左一品的逸少公与安石公恐怕也不会逊色多少吧?”
听到“比起逸少公与安石公都不逊色”这句话时,正从林间走来的几位名士也讶异的朝这边走了过来,随后,连天子与琅琊王闻其赞叹声也禁不住好奇过来凑热闹。
而桓澈却是站在山腰上,远远的看向那一处巨石刻文,虽然看不清是什么,可是他似预感到了什么,眸中透出了些许冷光。
“你刚刚说,在追踪那位沈氏小郎君的途中,有看到一位小姑子与张家十二郎在此刻字写诗?”他问身边的婢女。
婢女答道:“是的,阿虞是这么说的,因为有八名部曲作掩护,我们的人最终跟丢了那位沈氏小郎,可是阿虞却在此看到了一位身着白色束袖服的小姑和张家十二郎在此拥抱,刻字,也不知他们二人是否有嫌疑?”
“除此以外,可还有其他线索?”桓澈又问。
婢女面色微惧,摇了摇头:“目前并未发现,不过,奴已让她们在此玉泉山上四处搜寻了,相信过不了多久,会给郎君一个满意的答复。”
桓澈点头,沉吟了片刻,忽道:“好,那我们也去看看那石碑上所刻写的诗!”
却在这时,陡地一声女子尖利的喊叫传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