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的,到底出自商户人家,可以不会作诗但绝不能不会算账做生意,这点若兮很放心。
李家哥很用心,知道这是他们姐妹合伙,是若兮帮衬妹妹的店铺,给锦衣卫不少兄弟都送了家里的酒肉,风评很不错。都说开张了会过去捧场,加之柳家下人一向很会做人,每回给李家哥送酒肉那都是十足的分量,足够他们兄弟分的,吃人的手软,柳家的店铺自然也有人打招呼给照应着。
香铺进展虽然比较缓慢,但李家那边已经签订好了契约,他们也找了一个香师过来,芷玉询问她的意见,若兮没有拒绝,自己这边香师可不止一位,谁走了都不能动摇店里的生意,他们都是跟着若兮干老的人,自然知道她的手段。
柳家的绸缎铺还在若兮手里经营着,如今是风生水起,生意非常红火,自从宫里要了他们的蜀锦后,能穿上蜀锦已经成为帝都的一种潮流了,二叔和族长也非常高兴,觉得把江南的事交给族人处理,每年回去一两趟就可以了,主要镇守这边才能放心呢。
若兮毕竟嫁了人,不能天天往外跑了,何况学明和青莲都在这边了,二叔两口子也不想离开孩子太远,二叔决定把家业清算一下,给庶子两间铺子练练手,打算扶持他做生意,将来好帮衬着学明,因此派人把人接了过来,希望他们兄弟两个能更好的相处。
好在学明这孩子一向心底坦正,之前在江南也不曾为难过这个庶弟,还曾多有照拂过。
这次二叔也特意写了信,说是学明劝他给弟弟一次机会的,把好都落在了学明身上,希望庶子能够感激长兄,将来能一心一意的扶持学明。
这个庶子读书天分不高,对做生意到是蛮有兴趣的。但之前赵氏害怕他抢了儿子的家业,多有防备,如今学明有了更好的前程,赵氏也不在乎那两间铺子了。
若兮见家里的是有条不紊,还有二叔和爷爷在家坐镇,不怕母亲被人欺负,心里也踏实多了。
王氏带着赵氏和嬷嬷。约了李氏一起去了皇觉寺祈福一个月。为他们的丈夫做法事,赵氏给孩子们求个平安符回去。
一行人吃住在寺院客房,吃斋念佛听大师讲经。一时间倒是悠哉自在,萧琦抽空去看望了他们,发现母亲眉目越发平和柔顺,不似往日那般幽怨冷心冷情的。和王氏交往也多了份尊重。
王氏对养花调香烹茶等手艺极为出色,李氏又是个爱好高雅之人。二人竟然越说越投契了,还主动给王氏道了歉,二人关系竟然越来越好了,李氏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
本来她也是个不爱俗物的性子。这些年强逼着自己为儿女筹谋却没到点子上,这种挫败的感觉时时萦绕在心头,让她抑郁难受的厉害。如今恢复到以往悠闲自在的生活,自然是心情愉悦的很。
一个月期限到了。王氏和李氏带着人回来了,李氏这次诚心邀请王氏上门做客,想让她和若兮说说话,但王氏还是拒绝了,说自己是寡妇不好天天跑亲家门上去,只要若兮能好好地,看不看无所谓了。
王氏的宽容让李氏很是羞愧,连连说道:“有空我就带若兮去看你,不过次数实在不能多,你知道家里我并不能完全做主,还有老太太呢。”
王氏笑着拍她的手,“你不用解释,我知道你比我还不容易呢,多关心关心琪哥,你生了个好儿子,孝顺懂事上进,你的福气在后面呢。这是你家老爷保佑你呢,别灰心丧气的,将来你还要帮着琪哥若兮抱孙子呢,他们小年轻哪懂这些啊,你帮着他们怎么能成呢?”
几句话就说了李氏心坎里,李氏眼圈都红了,“我也就能和你说说心里话了,我不会做人可我心里懂。以前是我想歪了,总害怕琪哥有了媳妇就更不待见我了,我才老拧着呢,你可别跟我一般见识。”
“傻话,我懂,都是做娘的心一样的。我还在想将来云文灏廷要是成亲了,媳妇出身比我高看不起我可怎么办呢?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