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特别是杀外国使臣那就别想了,武好古可没兴趣和郭药师同归于尽。

    “郭大哥。”在一行人快到达相府的时候,武好古忽然冲身后的郭药师招了下手,把他叫到身边,两人并辔而行。

    “待会儿见了相公,一定要让他晓得女直人有多猛,还要叫他知道生女直完颜部马上就要一统生女直各部了。另外,你们渤海毕竟不是一国,我朝是不可能公开给予金银绢帛的,所以只能借着通商的名义资助。光明君可和你说过这事吗?”

    郭药师恭敬有礼地道:“殿直尽管放心,我离开燕京前光明君已有交代,我随身还带了宝剑王的书信,可面呈给章相公。”

    居然还有宝剑王的信!

    武好古之前可不知道这事儿……看来渤海人也没把武好古太当盘菜。不过这也是好事儿,扮猪吃老虎嘛。

    “好,有宝剑王的信就再好不过了。”武好古笑着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便领着郭药师等人到了章惇的相府门外。

    给章惇的相府守门的是开封府的厢军兵卒,不过他们并不是如后世电视剧里面常见的那样志高气昂,而是无精打采的蹲在门檐下面打瞌睡。

    武好古下了马,先把缰绳系在拴马柱上,然后才上前通名道:“本官是右班殿直武好古,和章管家约好的,劳烦通禀则个。”

    “等着吧。”

    在相府门前站岗的厢军也是也都是见多识广的,一个小小的右班殿直根本不在他们眼里。一个厢军的老兵接了武好古递上的帖子慢慢转身走进了紧闭的相府大门旁边一扇小门儿。

    武好古和郭药师就在相府的门檐下等了半晌,才看见一个上了年纪的小老头,看了眼门外的几个人,操着福建口音问:“不知哪位是慕容先生?”

    武好古上前行了一礼,笑道:“老人家,下官就是右班殿直武好古。”

    “哦,武殿直。”章家的老管家笑着还了一礼,又问,“慕容先生来了吗?”

    “没来。”武好古苦笑道,“人家是辽国大儒嘛,总是要端个架子的。不过渤海人的使者都到了,还带来的他们大王的书信……”

    “莫说了,莫说了。”老管家没有一点刁难的意思,笑着说,“那就随我来吧,莫叫相公等急了。”

    ……

    “噢?慕容先生去了画仙观?他是想让老夫上门去相见?”

    章惇轻轻敲了敲桌案,显得有些不快。他不是那种礼贤下士的“贤相”,而是自视甚高,谁也瞧不起的奸臣。虽然慕容忘忧也是辽国的进士,可是辽国进士怎么能和大宋的进士相比?而且章惇还中过两回进士,真正是有学问的!

    面对章惇相问,武好古开口道:“慕容先生在辽国小有名气,他开办的香山书院是辽国公认最好的书院,许多燕云大族的子弟都在里面求学,因而也就自视甚高了。”

    “香山书院?都教甚底学问?”

    “教六艺,”武好古道,“就是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之类的,不过那‘御’并不是驾车而且骑马和马战,而五礼的重点也是军礼。”

    其实六艺中的“礼”并不是文明礼貌的意思,也不是礼节的意思,而是包括了制度、法律在内的一个大杂烩。其中的军礼则是军法和兵法的综合体。

    “哦,你见过他的学生?”章惇并不是死读书的呆子,他侄子章援可是一把射箭好手,而他自己也能来几下的。

    “见过,”武好古笑道,“还带回一个在辽国的侍卫亲军里面当过官的赵家人,就是他的学生,本事相当了得。”

    “赵家人?”

    “是赵卫公在辽国的子孙。”

    “赵赞的后人?”

    “是的。”武好古道,“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