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提供全方面的技术支持,专业人员支持。与之相应的,我们需要的回报也比较多。百分之三的原始股份只是一方面,另外支付宝和饿了么达成最紧密的战略合作。并且,董事席位中,也要有我们公司的一席之地。”

    听到彭蕾的话,陆恒稍稍停顿了一下,缓缓的问道:“所谓的技术支持,人员支持,你能说一说吗?”

    彭蕾微微一笑,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想来这一个问题,也是大家都关注的,包括计越和徐欣。

    她轻轻说道:“帮助饿了么简化支付流程,协助软件开发,并且派遣金融方面专业人士入驻饿了么,协助网络付费,经济调控这方面的管理。这些都只是大概的,具体的细节,吴总和肖总心中有数,我也会在合同上,清楚标注出来。”

    吴明明和肖建国纷纷点头,这和他们之前的洽谈结果相比,差距并不大,甚至支付宝那边还吃了点亏。

    不过这个亏也是他们愿意吃的,毕竟这个结果,是三个投资方协商出来的,大家都能接受。

    听完这些条件,陆恒心中有了个大概的谱。

    在他仅仅付出百分之十五的前提条件下,能够融到刚好两亿资金,这就是万幸了。

    稍微聪明点,用这个比例去换算,就可以得出饿了么估值达到了十三亿。

    这是绝对的溢价了!

    现在的饿了么并不值这么高价格,本身就只值四亿,即便有陆恒这个创始人的因素在里面,溢价也不可能超过十亿。

    主要原因还在于,除了股份之外,饿了么还让了其他东西出去。

    譬如董事席位以及其兼带的投票权,换言之,以后饿了么就不再是陆恒他们三个人说了算,红杉、今日资本、支付宝,都拥有对重大战略计划的决定权了。

    还有饿了么和支付宝的深度合作,这一点也是让估值变高的原因。

    当现在最常用的网络订餐软件和最便捷的支付软件碰撞在一起,能够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大家或多或少都可以预测到一点。

    除此之外,其他影响投资的因素也有很多,市场的真空期或许会导致饿了么成长为龙头产业,一旦解决掉饿了么现在的内忧,那就是其彻底腾飞的时候。

    陆恒深吸一口气,看向他们三方,“这就是你们协商出来的结果,还有其他的吗?”

    徐欣她们三个互相看了看,最后将目光投给计越。

    计越沉着的说道:“相信陆董也看得出来,此次融资,整体算下来,是我们三家吃了很大的亏。”

    陆恒点了点头,他并不否认饿了么占了便宜。

    计越继续说道:“但是做投资的并不怕短期的吃亏,我们看的是长远的利益。为了保证我们的利益,所以我要求红杉中国在之前的条件之外,还额外获得饿了么下轮投资的领投权。”

    陆恒沉吟,计越的想法,他大概理解。

    在当前自己不让步的情况下,他们想要入主饿了么,就只能吃亏接受自己的条件。

    不过作为互联网企业,融资是不可避免的。

    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股份稀释,股权变更,这才是风投玩的最熟练的手段。

    诸如汽车之家,李响在不断融资后,大权旁落。

    诸如阿里巴巴,马云一度成为中国首富,但是其在集团的股份,是令人惊讶的百分之七点几,不到百分之八。

    阿里集团的大头股份,全部落在软银、雅虎手上。

    从占有欲上讲,陆恒不希望出现那一幕。

    但是从利益来看,饿了么想要发展得更好,自己几个创始人能够赚到更多的钱,那就只能让风投不断投资。

    蛋糕做大了,再小的份额所获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