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亏吧,让他们亏,亏得越多越好。”

    张惟张着嘴有些不解,等她坐到白依静身边的时候,二女面面相觑,有些不明白陆恒刚才那句话的意思。

    不理会两人的茫然,陆恒此时心中不但没有因为京东亏损了几千万的恼怒,反而心中沉稳无比,隐约还有几分欣喜。

    京东的发展模式,陆恒其实很早之前就曾经分析过的。

    以刘强冬为首的管理团队始终奉行着和传统行业截然不同的经营理念,一条独属于电子商务的经营理念。

    也就是规模决定盈利!

    规模越大,盈利越多!

    所以他将赚来的所有钱都用作扩大规模,横跨北京、上海、广州,超过五万平米的仓储中心,就是京东的杰作,08年开始了自创快递体系,想要和仓储融合在一起,形成属于京东自己的物流体系。

    拿到陆恒、梁伯韬等人的投资后,彻底开启了自配物流体系的建设,大笔大笔的资金砸了下去。

    并且还推出了上门服务这一种探索B2C增值领域的特色活动。

    可以说,京东的发展一直没有违背他们团队的理念,始终在以扩大规模为目的进行所有的商业活动。

    这个理念很对,稍微一解释,一般人也能听懂。

    但是有一点,可能一般人搞不懂。

    那就是规模越大、盈利越多,但京东目前规模已经算国内电子商务行业中最大的,为什么还在持续亏损?

    陆恒一开始皱眉疑惑,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过很快,他就想通了,答案其实很简单。

    “因为规模还没有达到一定地步而已!”

    陆恒心里轻声说道,甚至还不自觉的代入到了京东管理团队中去,开始揣摩京东高层的想法。

    京东要做的是扩大规模,他们现在做的也是这件事情。

    去年一整年,大仓库从最开始的北上广,已经扩散到了其他一线、二线城市。

    自建的物流体系如今已经算是有模有样,即便不依靠其他快递公司,他们也能初步完成自家的自营店配送业务。

    员工数量更是得到了成倍的增长。

    在陆恒当初投资他们的时候,京东加上下面的最低层员工,数量也不过只有三四千人,但截止去年年底,记录在册的员工数量已经高达一万二千多人。

    如此多的增长,不仅是中低层员工的增多,也有物流体系员工的增多。

    换句话说,也就是属于京东的快递员越来越多了。

    想到这一点,陆恒就不得不惊叹。

    互联网公司的发展,的确和传统企业截然不同。

    他的恒成集团从当初第一家4S店开始,发展了三年,拥有近七十多家4S店,目前员工数量才堪堪突破四千这个数字,这还是加上两个工厂一个以及柚子科技旗下遍及各地的二手车市场专员。

    按照最好的设想,恒成集团的就业员工数量要想破万,起码也要三五年时间。

    但京东,就用了一年时间,便爆涨了近万人。

    若是再给他十年,那京东将会有多少员工?

    十万?二十万?还是百万?

    陆恒无法揣测到具体的数据,因为十年后的光景,他也不曾见过。

    至于现目前京东所执行的发展模式,通过那么厚的工作概况汇报,他也整理出来了大致的脉络。

    电器买卖涉及到巨大的现金流,厂家供货给京东、买家从京东手里买电器,然后京东再把成本支付给厂家。

    这里面是有一个时间差的!

    最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