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着一种技术,名为云计算。云计算中心是具备这方面能力的,到时候双方合作一下,借助这个工具,自然能达成目的。至于费用,有我在,斟酌着给就行。”

    咋听云计算的名字,赵京并不了解,他甚至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不过他没深究,既然陆恒说了云计算能有相关的作用,他也就不怀疑。

    倒是对陆恒拥有一家做音乐软件的公司,赵京表示了好奇。

    “陆董你真是让我越来越看不透了,生意都做到音乐软件这一块儿去了,佩服佩服。”

    陆恒哑然失笑,“一个才起步的小公司而已,有啥好佩服的。”

    赵京摇摇头,“可他掌握的云计算中心,似乎并不是什么小公司才能拥有的。我在国外大公司上班的时候,也没听过这个名字,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吧!”

    “术业有专攻,我们不聊这个话题了,回归正题吧!”

    陆恒结束了这个偏生的话题,谈起了后续滴滴打车盈利的可能办法。

    “在我看来,一旦规模做大,市场成熟,用户的出行习惯养成,这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收割羊毛的时候了。”

    赵京试探道:“你的意思是说,到那时候,人们越来越习惯滴滴打车。我们就可以在中间就行操作,譬如.......”

    “乘客车费提高,司机提成降低,这一来二去,中间空余的利润在庞大的用户基数下,想来会非常可观!”

    陆恒淡淡的说道,话语中充满笃定。

    他是经历过这种事的,滴滴打车从一开始车费便宜,到后面逐渐变高,甚至某些时候比出租车还高。

    他相信,这绝对是滴滴公司背后的操作。

    同样,他也不止一次听到过滴滴司机的抱怨。

    什么补贴越来越少,如果星级不高,单子也会变少。

    还有,很多利润都被平台给拿去了,他们就赚个辛苦钱,杂七杂八的,这些东西,都代表着市场成熟后,滴滴打车这个平台,已经开始收割羊毛了。

    而这些操作,都是在一点一滴的进行,不管是用户还是司机,一开始都没发现。

    等到他们发现的时候,滴滴打车不管是盈利还是市值,都已经做起来了。

    所谓培养用户习惯,就是在他们习惯之后,你再来赚钱。

    对于这些,陆恒想得很透彻,因为已经有很多人证明了这一点。

    赵京脸色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按照陆恒一条又一条的讲解,滴滴打车这个项目的未来,基本上就勾勒出来了。

    他兴奋的咂咂嘴,“除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可以进行盈利的操作方式。譬如提高滴滴司机的入行门槛,保证金或者押金,一旦市场成熟,想必会有很多私家车司机会专门来做这个。我们若是采用缴纳押金的方式来设置门槛,那我们绝对可以收获一大笔庞大的现金流。”

    “还有,在用户规模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大可以展开专车、代驾、顺风车这些业务。尤其是现在流行的代驾,这一块儿是可以吸引相关公司加盟的。”

    “不仅如此.......”

    对于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来说,管好老板的公司从来不是他们的目标,能将其做大做强才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赵京一直以来就是这种人才,他的举一反三能力,早就体现了出来。

    因此,几乎在陆恒把滴滴打车的未来蓝图描绘清楚后,他就开始往里填充东西。

    而且很多东西,都说到点子上去了。

    陆恒很满意赵京的表现,或者说赵京想到的东西,正是滴滴打车公司,后来真的去做的。

    只是讲着讲着,赵京脸色就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