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白衣女子插了一句:“朝堂上那些腌臜事才是天下大乱的源头,你说那些战士不管,但战士们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是起源于中央。”
“贪婪驱使着欲望,众生无不在贪婪与清明之间行走,如走铁索,小心翼翼,但凡有半点差池,就是粉身碎骨。”
她说着,似乎有莫名的感慨。
士兵没有在意她的打断。
“自西陲三镇节度使从范阳起兵叛乱,天下大震,河朔诸地望风而降,境无一军一将可挡,当时天下共主听信谗言,误以为三镇节度使叛乱只是谣言,故最初不予受理....”
“直至同年数月之后,天下共主才相信三镇节度使叛乱,遂调遣河西军,陇右军回关....中原大地如何凄苦,安西的战士们并不知道,因为他们所要面临的,是更加可怕的战斗....”
“吐蕃人突然发起猛攻,同年,车师国叛,高举反旗,楼兰、鄯善、乌孙、焉耆、匈奴地...尽数与中原切裂。”
“河西走廊陷入滔天战火,西域异族猛攻边疆.....安西军第四旅属第三十折冲府,镇守白龙口.....”
唐代的军建是一旅百人,但因为是所谓相似的朝代,故有些东西便有了出入。
人口是建制的根本要素之一。
白衣妖女的目光动了动。
士兵道:“吐蕃的刀,吐蕃的脸,陌生的气息,滚滚的烟尘,黯淡的天日,让人感到窒息的,刺鼻的...........”
“外族之人进攻白龙口,声势滔天,而此时安西军大部分已经被回调,此时吐蕃突然来袭,携异域诸族猛攻,白龙口守军不过三千二百人,而所要面对的,则是五万以上的敌军。”
“兵法有言,十则围,五则攻,倍则战,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中年书生插嘴:“我十倍于敌,便围而歼;五倍于敌,便攻而戮;两倍于敌,便奋力死战;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兵力弱于敌人,便避免作战。”
士兵点头:“三千对五万,敌人五倍于白龙守军,故必然强攻,而吐蕃人也确实是如此做的。”
“第三十折冲府的战士们,听到了突厥人在唱歌,婉转苍凉;吐谷浑人诵读的经义,恐怖而低沉;薛延陀人的高歌,嘹亮的,凶悍的,他们敲着盾牌,擦着弯刀,精铁在火焰中一伸一缩.....”
“吐蕃人在嘲笑,在疯狂,在仰头看天。”
“白龙口的唐军在低头,在高城上俯瞰他们。”
“火光竖了起来,火油随之炸开。”
“轰鸣声代表了战争的开始,如汪洋大海一般的异族人开始向城头攀爬,白龙口的唐军们是荣耀的,赌上第三十折冲府所有将士的性命与名字,此时唯有死战。”
比较出乎意料的,半老汉子这时候似乎在发呆,他好像没在听士兵的话,而是在神游天外,这绝对是不礼貌的,但是士兵似乎并不在意他的走神。
书生道:“五倍于守军,几百年前的安西大战我也知道大概的过程,西域都护府几乎全面失守....吐蕃人是用蚁附的战术,是拼了命要打下那些城来啊。”
士兵看他:“唐军又何尝不是舍了性命去守?胜负不在于后世你我的评价,而在于当时攻守双方的意志。”
“吐蕃凶残,难道唐军就孱弱?当然不是,镇守西方数十年的大都护府,其中甲士皆是虎狼之辈,异族人再凶,凶得过唐军?”
“城头的巨弩愤怒的扬起了脑袋,巨响与齐射,猛火油被铁戟扫下,无数的火药与弓弩之箭带着或明,或黯的火与烟,划出凶猛威烈的轨迹,就像是白虹贯日,就像是流星坠海!”
“精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