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鞑清之后,洋毛子又是怎么评价的呢?

    曾经出使过鞑清的英国外交官巴罗是这样说的:“康乾盛世时代的清朝农村,简直就是极端的贫穷和无助的困苦。”

    最让他感到惊悚的是,弃婴在鞑清似乎沿路随处可见。

    西班牙人拉达在大明待了一阵子,变成了彻彻底底的“明粉”,他是这么形容十六世纪的大明军队的:

    “明朝军队的精锐,可以横扫西方各国,他们的海军战船相当可靠,而明朝军队也注重火器和火炮部队的建设。”

    在崇祯看来,这多少有些帮着大明吹牛逼的嫌疑,但大明军队和水师的战斗力不是让这些洋毛子吹出来的,而是老祖宗硬生生打出来的。

    大明水师的战斗力在当时世界是顶尖的,击溃日本海军就跟闹着玩一样,即便到了今天,地方水师舰船还跟西班牙和英国战舰战斗过,丝毫不落下风。

    但是,同一个地方,到了我鞑清,英国使团又是这样看待鞑清军队的:

    “陆军的精神面貌奇差无比,他们看起来松松垮垮的,像是跑龙套的演员一般。清军的火炮火器部队也落后无比,和明朝相比,似乎完全没有进步。陆军糟糕,海军就更差了,他们的战船则根本不适合航海,压根扛不住大风大浪。”

    于是,那一年,英国使团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我大英帝国只要三艘战舰,就能拖垮甚至摧毁鞑清的海岸线。”

    在杭州城居住过十多年的传教士曾德昭,是这样表白杭州的:“西湖水极其清澈,我甚至能看到湖底的细沙了。杭州城也相当干净,因为那里的明朝人民勤劳,还有成熟的卫生管理体制和垃圾回收制度”。

    到我鞑清的时候,深情热情的话再也看不到了,只有这样冷冰冰的评价:

    “清朝城市几乎看不到公共娱乐设施,道路又少又窄,大城市人头攒动,整条大路挤满人群和摊位。贫富差距极其大,要么是高大漂亮的房子,要么是破旧的草屋”。

    综合各个方面,崇祯觉得在老外眼中,大明的地位和实力相当于后世的美国,与此相反的是,清朝在老外看来就像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根据崇祯皇帝闲暇无事在宫中翻阅到的密辛来看,第一批红夷大炮输入大明是从英国在中国海域沉没军舰里打捞的舰炮开始的,时间上已经无从考证,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最起码还要在天启朝以前。

    与当时欧洲火炮标准对比发现,现在这十门神威将军炮的原型是英国皇家舰队舰载六磅、十二磅、十八磅前装滑膛加农炮。

    其实大明一直都在和澳门的卜加劳铸炮厂有所往来,现在京城的火炮有四成是来自各种缴获火炮的仿制,有六成恶是来自这个澳门铸炮厂。

    顾名思义,这个铸炮厂由葡萄牙人卜加劳人亲自任经理,又号称是远东最好的铸炮厂。

    在崇祯皇帝看来,等自己腾出手来,这种开挂似的好玩意儿当然要用来造炮打建奴,到了那个时候,朕就让他知道知道建奴和大明火炮之间的差距!

    直到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大明财政彻底破产,就连宫中为了军饷都要节省吃穿用度,这才不得已和澳门那边断了联系。

    不过即便如此,朝廷在卜加劳铸炮厂还设有常驻的官员,因为大明从来未曾放弃引入先进技术增强自身的想法。

    说起来,宫中节省吃穿用度的行动还要靠周皇后亲身作则才能顺利完成,毕竟周皇后是后宫之主,她都这么做了,你那些妃嫔也就没什么话好说。

    拉过紫禁城头的这十四门神威将军炮有四门早在天启年间就从卜加劳铸炮厂购买,剩下的十门则是崇祯十年徐光启再次购买。

    在场的人神态各异,文官们个个面色惊恐,最终喃喃着什么昏君之类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