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田庄将逐渐成为主流。

    天下间的有识之士都能看出风向的微微变化,这种官办田庄的确是现阶段处理各处糜烂的最好办法。

    当这些田庄达到数量足以覆盖全国的地步,卫所的彻底废除,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除了田庄制度以外,对一些特殊地段的土地,朝廷却允许那些豪绅地主购买兼并。

    地方上的田地多是荒地,买下来无论日后卖给田庄还是百姓,肯定都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朝廷对世家大族们可以兼并的土地严格把控,但却不完全杜绝,甚至对一些底层现象睁只眼闭只眼。

    这就是崇祯皇帝在一系列改革政策之中,对这些大族豪门表现出的善意了。

    呈现出这个态度之后,想必天下间还在观风使舵的人,肯定会相应的做出抉择。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有这么大的利益当前,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怎么选。

    是螳臂当车,全家尽灭,还是顺应时代,付出一些代价以后,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利益?

    这道选择题似乎很简单。

    对崇祯来说,这个决定一下,大部分人都应该知道怎么选,水到渠成罢了。

    就算有那脑筋不灵光真不长眼的,那灭了也就灭了,不过是一声令下或举手之间的事情。

    现如今的大明可不再是五年前的大明,论军队实力,还没有谁能让崇祯忌惮三分的,更别提这些地方上的臭虫,抬脚就踩死了。

    ......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西皇帝张献忠在四川节节胜利,就连秦良玉都抵挡不住,真是声势浩大。

    那些有实力的士绅,地方上的地主都知道在朝代更替的时候要看风向,下准注。

    下错了,就是跟着李自成那些人如今粉身碎骨的下场,下对了,就是朝廷体系内的荣华富贵。

    但张献忠在四川的时候,所作所为和李自成如出一辙。

    在他的带领下,西军就如李自成放弃西安那样,毫不犹豫的选择焚毁成都,席卷城内资财退到川南,意图顽抗。

    这等于向还在犹豫的那些人发去了一个明显的讯号,也等于宣布了所谓大西政权的性质。

    西军的本质,依旧是十恶不赦的‘贼’。

    正在大西和朝廷之间犹豫转向的人,由此见到张献忠绝无可能对他们这些士绅有任何好感。

    天下士人们看到张献忠以府宅堂皇为由殿杀严锡命,更对此深恶痛绝,人人喊骂。

    大顺是怎么在一年之内就被朝廷反攻所灭,就是因为他们抛弃了所有其余阶层,不肯改变,一直孤军奋战。

    张献忠撤退以后,原本在四川的良好局势一下子变得不稳定。

    在他撤往川南途中,在新陕督樊一蘅定策下,明军数路开始进军。

    半月之内,成都附近一大片仍在大西名下的城镇纷纷易换旗帜,归回大明朝廷,就连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有发生。

    人心的猝然瓦解,昭示着大西政权的穷途末路,也将快要来临。

    。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