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身体素质非常好,都对生活非常积极。”

    然后这货一住就是十几年,现在都没走。

    曾对崇祯二年大明军队火器情况不以为然的西班牙教会传教士拉达回去之后也对腓力四世有一说一,盛赞大明的农业:

    “中国土地的肥沃、美丽,富有和中国人的智识与能力,真是卓越异常,太高太大了。如把他详细写出,那就需要几大册。”

    好些常见农具,欧洲人更是称奇。

    福建地区能灌溉到山坡的大型水车,曾被传教士们称赞,而真在欧洲引起热潮的,却是东南农村扬谷常用的农具——扬谷扇车。

    这种老农具出现在西汉时期,发展到明代,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改装成了闭合式,还有轮轴和摇手,两个人就能快速操纵。

    这种民间非常常见的玩意儿,却因其强大的生产效率,引来欧洲人哄抢。

    很多百姓上报,说是有洋毛子老外趁自己不注意偷偷运走了自家的扇车。

    这事儿怎么办?

    这帮不靠谱的老外可是让地方衙门操碎了心,三令五申没用,不得已下达了禁止他们偷扇车的禁令,还专门派人到田里守着。

    原来防黄鼠狼夜里偷鸡,现在是防老外偷扇车。

    偷不成就买,荷兰和瑞典的船员,多次从大明官员手上购买农具走私到欧洲,每次都卖高价,还引来纷纷仿制。

    往后十八世纪的欧洲农村,出来多种改装版,结束了扬谷只能靠簸箕的苦力史。

    欧洲人开始重视中医,是读了利玛窦的著作后才知道的。

    利玛窦告诉欧洲人,别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了,大明就是强,大明就是好,都来大明淘金吧!

    按利玛窦所说,中医不但能治疗多种疾病,而且大明看病比欧洲方便廉价,医院很多,甚至朝廷还有惠民药局免费放药和看病。

    这种好事,欧洲哪儿有?

    好些中医典籍都被翻译到欧洲,而且不同国家,版本也不同,总有老外到京师取经,屁都不懂,都成了好奇宝宝,让太医院的官员们哭笑不得。

    吴又可就和崇祯吐槽过,这些洋毛子,特么谁爱谁教谁去教,他们哪是欧洲出了名的医士,根本是群啥都不懂的初学者。

    对于吴又可的吐槽,崇祯表示也没办法,毕竟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那是好事儿啊。

    这帮弟弟笨,你让着点不就完事儿了。

    晋朝王叔和的脉经,波兰版叫中医津要,荷兰版叫中医临床,十七十八世纪在欧洲很火诸如本草纲目等医学典籍,更都能在欧洲找到盗版。

    影响欧洲最大的,还是大明时已经成熟的种痘防治天花技术。

    欧洲管这玩意叫轻型接种天花,先传到土耳其,治好了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从此广为流传。

    就连伏尔泰都赞叹,一个被视为世上最明智最文明的民族的这种榜样,便是一个伟大的先例。

    这样的大明突然和法兰西宣战,你说路易十四慌不慌?

    简直慌得一批。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