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免,这是方景隆的心意,现在米鲁来感激自己,也算是说得过去。

    至少,米鲁说出这番话,不似一个桀骜不驯的叛贼了。

    “既如此,那么理当改过自新为好。”

    米鲁沉默了片刻,便道:“臣女再无反叛之心了,尤其是得家夫教诲,深知陛下仁德宽厚,愿效忠陛下,至死方休。”

    说话很好听,弘治皇帝的脸色更加缓和了。

    方景隆教子有方,御妻有术啊。

    米鲁又接着道:“臣女今次来,带来了一样东西,想要进献陛下。”

    弘治皇帝淡淡道:“何物?”

    “贵州三十七万土人黄册!”

    黄册……

    黄册就为户口。

    而朝廷在贵州、云南诸省,汉人一般都是在编之民,都会记录进黄册,家里有几口人,从事什么职业,户籍在哪里,这些,统统都被官府掌握,甚至,黄册关系到的,乃是赋税,你家里这几口人,交多少粮,都需结合黄册进行收取。

    这一旦不在黄册中的百姓,一般称只为隐户和流民,这些都是令朝廷最头痛的问题。

    而土人们,往往是土司们管理,朝廷采取的乃是羁縻政策,只负责接触土司,下头的土人,则不进行接触了。

    现在,方景隆居然已经开始正式在贵州改土归流,不只如此,这改土归流的推行,居然到了这般可喜的程度,竟已开始将无数的土人,纳入了黄册之中,这就意味着,朝廷已经彻底的掌握了贵州土人的情况,这些土人,也彻底的纳入了官府的直接治理,都属于在编之民了。

    弘治皇帝一挑眉,脸上带着肃然之色,道:“三十七万土人,俱都记入了黄册?”

    “是。”米鲁道:“还有为数不少,处在深山,夫君正在渐渐掌握他们的情况,未来两年,改土归流,还将推进,原有的土官,夫婿已令他们至贵阳城,给予他们俸禄,让他们在城中居住,不得夫婿亲自准许,不许他们各回自己的寨子。”

    弘治皇帝倒吸一口凉气。

    改土归流……开始渐渐显出成效了!

    这方景隆,还真有两把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