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错都没有。
“那后来苗太太怎么被休了?”齐意欣知道苗太太是被休了,只是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济慈堂里面待着。
康有才忙道:“这事当年是韩家报了官的,所以我知道一些。是那青楼女子——不过当时我们还不知道她是长三堂子出身,只知道她是小苗氏——说是被主母弄掉了胎,在韩家寻死觅活,又遣人报了官。韩五爷心疼爱妾小产,又听大夫说,再也不能生育了,就一怒之下,休掉了苗太太。”
原来是这样。
齐意欣出了一回神,道:“那苗太太现在在哪里?”
“就在上官夫人和顾夫人共同办的济慈堂里。”康有才说的跟齐意欣想的不谋而合,“我为了查实这件事,昨天还亲自去过济慈堂,看见那苗太太确实在里面做活。”
济慈堂的女人,都会做一门手艺,就算不会,也有人教她们,总之让她们有自食其力的能力。等年纪大了,就做了管事嬷嬷,自有济慈堂给她们养老。
齐意欣点点头。这韩家的事,还要亲自问过苗太太才行。不然的话,苗太太的忍辱负重岂不是白瞎了?
“那第二题呢?”齐意欣敲着桌子上的纸问道。
“第二题,是要查清东阳城李家有几个适龄的未嫁小姐。——这件事更容易,李家如今,并没有适龄的待嫁小姐。大的那些,都嫁人了,小一辈的,都还不到十岁,自然是嫁不了人。”康有才爽快地道。
“听说李家江南有远房偏支,你可知道详情?”齐意欣禁不住想知道更多。
康有才摆摆手,一脸笑意:“姑娘岂不知‘一表三千里’这种说法?——连表亲都靠不住,更别提所谓的‘远房偏支’,据我看来。多半是八竿子打不着边的。最多是同姓,所以才连了宗的。远的不说,就说咱们东阳城里的顾家老夫人顾赵氏,她们家,跟东阳城外赵家庄上的赵家。根本不是什么远房偏支。东阳城外的赵家庄,在这里有数百年了,而顾家的顾老夫人那一支。从顾老夫人的父亲那一辈开始,才从北面逃荒逃过来的……”说到这里,康有才有些不自在地住了口。
齐意欣看了他一眼。并没有深究。只是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东阳城里霓裳羽衣店老板楚霓裳背后的金主是谁,你知不知道?”
康有才为难地皱紧了眉头,道:“这个确实有些难度。我查了三天,也只查到楚老板最近总是把银子打到江南的一个钱庄去。除此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查出来。”说着,康有此惴惴不安地看了齐意欣一眼,道:“……如果多给我一些日子。说不定能查出来。只有三天,确实时日太短了。”
齐意欣收起纸笔,平静地道:“没有关系。你先下去吧。我们还有人要面试。等所有人都面试完了,自然会通知你的。”
康有才起身谢过齐意欣。回去等通知去了。
齐意欣又面试了另外四个人,从中间挑了两个,打算让康有才做头儿,另外两个人给他打下手,将狗仔队正式运作起来。
叶碧缕和严先生都过来问结果。
齐意欣便将自己做的记录给他们看,因道:“这几个人里面,康有才是个最本事的,查到的东西最多,而且以前做过官府的暗探,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实是不可多得的一个狗仔人才。——我打算让他做头儿,另外两个人做他的手下。”
叶碧缕和严先生看完记录,都点头赞许。
只是对于薪酬方面,严先生皱起眉头,道:“狗仔队的头儿一个月十两银子,是不是太贵了些?”
彼时一个中等之家,二十两银子可以一家大小四口人过一年。而一般大户人家的大管事,也不过一两银子一个月。
齐意欣笑着道:“只要他能打探到消息,拍到照片,十两银子一个月,实在不贵。以后你们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