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

    “咦,我在城主府。”

    ......

    游离在外的湛长风拿起自己的身份腰牌,沉乌木,质地坚硬,触之如金属般冰凉,雕琢着云纹图案,只不过正反两面都是空白,仔细一看,底下刻着一行小字:存入一缕气息,非本人不能使用。

    湛长风照做,很快,正面显出一个大字“卒”,左上角还有“北城”字样,反面则显出一行行小字,诸如姓名.哪年哪月入伍等具体信息。

    她对去哪儿无所谓,反正她的目的不是军队,而杨解城也不过是她暂时的一个落脚点。

    外聘们寒暄了一通,各自走马上任。

    湛长风出了演武馆,灼热阳光混合鼎沸人声一浪浪袭来,粗布麻衣的小贩,光鲜亮丽的修士,鳞马拉的货车,散步街头的战兽,杨解城的繁华正在一点点展现出来。

    杨解城占地十九万多平方公里,这不是单纯的城,而是城池,城池中有平原也有高山,有溪流也有大河,只常驻人口就有五百万,主要聚集在四个城区。

    她目前所在的南城是来时的入口,演武馆则是统筹沧澜军事的枢纽,旁边就是城主府,而她要去的北城驻地离这儿还有千里路。

    湛长风叫了一辆轻车,驾车的是个头包着方布的中年人,她站在演武馆前,模样很明显,中年人笑得恰到好处,“大人是上哪儿就任啊?”

    “北城武事堂,”她大多时候是风光霁月的,和什么人都能坦荡荡地相处,好像隔壁相识已久的老街坊,也就是这副平易近人的模样,让憨厚的中年人露出了一丝可惜。

    湛长风怎会感知不到,“老叔怎么这副表情,我初来乍到不懂规矩,北城那儿难道还有什么说法?”

    中年人一声“驾”,驱车向前,语焉不详,“北城事情比较多,大人可能会累点。”

    她也没抓着不放,转而和他聊起了杨解城的风土人情,涉及到老百姓的事儿,中年人就话多了,八卦地很是愉快。

    山海界几乎没有彻头彻尾的普通人,好歹是名副其实的修道界,再怎么废,也能引气入体,摸到后天的门槛,而在藏云涧稀少的筑基,这里已经随处可见了。

    赶马的中年人就离筑基只有一步之差。不过这些筑基,是自然筑基还是药物强行突破,是空有筑基的修为.没有道胚道种,还是修为.心境.道种具备,那就不好说了。

    拉车的马是妖兽,脚程极快,出了南城,过了几段山路,一个时辰就到地方了,湛长风付了他灵石,走进武事堂。

    中年人望着那高大门庭,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如果说杨解城是一座染缸的话,那北城就是专门负责染黑的,心底叹息,这么文质彬彬的好姑娘居然进了这种地方,不知道将来还是不是如今的模样。

    武事堂大厅内,只有一个胡子拉碴的人在仰面打盹,湛长风不轻不重地敲了几下案面,“这位管事,醒醒。”

    “又是报道的啊?”管事睡眼惺忪,打起哈气,“任职书拿过来...”

    接着铺开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比她手里那张精细多了,上面某些地方被画了图标,底下还有密密麻麻的注释。

    “新人都是从底层干起的,来看看,你是要巡街还是守城?”说着拿眼瞅她,笑得有些意味。

    呵,自己选择?

    这分配方式很杨解城。

    湛长风十分上道地递过去一千块灵石。

    管事瞄了眼,熟练地收了起来,有点轻视,又有些得意,新来的人能拿出这点已经不错了,何况还这么有眼色。

    又问了一遍,“是要巡街还是守城啊?”

    “巡街。”

    “北城有十七个坊市,三十五条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