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长围”。

    但是长达十余年的西征之役,也让西宋感到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之所以食之无味,是因为蒙古人的焦土战术让宋军很难得到富庶的土地和城市。拿下来的都是一片荒芜,而且人烟稀少。

    荒芜的土地要开垦复耕是非常费劲儿的,如果是沙漠绿洲则直接摧毁了生态,根本不可能恢复。

    而没有人烟意味着西宋的军户老爷们根本没有奴役的对象!

    没有劳动人民,老爷就得自己劳动了,这多幸苦啊?

    而弃之可惜,则是因为伊犁河谷、碎叶河谷和察赤平原的地盘实在太好了。这些地盘都在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周围,还有伊犁河、碎叶河和忽章河锡尔河三条大河从上述地区流淌而过。

    另外,还有来自天山的融雪不断为这几块土地补水。

    西域的土地其实是比较肥沃的,虽然不如黑土地,但是比起开垦了一千多年快两千年,地力早就耗尽的关陇中原,那是肥沃太多了。只要有水,那就是个好地方。

    而且伊犁河谷、碎叶河谷、察赤平原这三块土地又非常开阔,三块地盘加一块比关中平原大了好几倍。如果全都开垦出了,一亿亩耕地怎么都有了。

    另外,在碎叶河谷西北又是七河之地和钦察草原。那可是无边无际的富庶草原啊!比起和中原临近的漠北、漠南草原不知富庶了多少。

    因为草原太富庶,所以原住在那里的蛮子外来的蒙古人比较凶一点也比较好打交道。在蒙古人入侵前,产自新凉州等地的手工业品,都能从那些蛮子那里换到不少牛羊马匹。

    对于没有多少好地盘的西宋西宋只有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算不错来说,中亚的这几块还算绿油油的土地,也算是挺有吸引力的。

    所以要西宋放弃到手的中亚地盘也不可能,只好硬着头皮开发。

    这一边占领,一边开发,还要一边移民和设置藩王,当然还得和西凉国扯皮。

    西宋在中亚的步伐,自然也就缓了下来。

    而在察赤、费尔干纳以西,因为没有天山融雪的滋润,气候更加干燥,再也没有伊犁河谷、碎叶河谷、察赤平原那么湿润的地区,富庶的地盘都是大大小小绿洲,非常容易破坏。所以中亚的战争,也就进入了一个僵持期。

    暂时不必担心中亚方向再出变故的铁木真,现在可以将他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对小亚细亚半岛的征服之上了。

    顺便提一下,这个时空的铁木真并没有历史上那么残暴。他不是出生在斡难河边那个苦寒之地的蛮子,而是生长在乌拉尔河畔的欧洲人。

    东欧大草原和蒙古草原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啊!

    虽然铁木真也从小失去了父亲,但是并没有忍受过真正的饥寒,更没有为了一条鱼杀死自己的亲弟弟居住在乞颜堡的铁木真一家拥有也速该留下的遗产,根本不必为吃喝担心。

    而且他从小就皈依了光明天理教,在光明教会的学校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凶性也大为收敛。

    后来铁木真虽在大石近卫军少年团中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是训练的艰苦和流浪漠北草原的那种苦难是根本没有办法比拟的。

    所以不同的成长经历,也让铁木真对“焦土战术”有着不同的理解。

    他虽然下令摧毁了中亚的许多绿洲和城市,但是并没有屠杀那里的居民。而是将他们迁往了乞颜堡一带重新安置。作为一位文明国家的君主,他当然知道人口对于大蒙古国的重要性。也知道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其实迁移到乌拉尔河畔的蒙古人已经不再游牧,而是定牧和耕种,变成了定居的民族。

    现在被迁移的中亚农夫们得到了乌拉尔河流域和里海北岸的土地。而手工业者和商人们则成为了乞颜堡的居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