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等着何栗土头灰脸从天津回来后治罪。杀头是不可以的,不过逮进御史台狱喝鸡汤却是不违反祖制的……

    可是谁能想到,御史台狱的鸡汤居然用不上了!

    何栗虽然没有说动武好古,但是却和依附周国的东辽国搭上了。还和东辽宰相大公鼎定了约,由东辽首先出兵六万攻打临潢府,大宋和西辽、凉国在金兵主力离开大同后,再出兵攻打大同。

    这个方案怎么看都对大宋有利,而且成功的把握颇大。所以赵佶也就没有理由送何栗去御史台狱喝汤了……不仅不能让他去御史台喝汤,还得给他升官。

    而且这厮因为是状元,所以起步价就高,一开始就给了选人四阶中的儒林郎。上回上书有功,又转了京官中的承务郎。现在又得升从八品上的承奉郎了……接下去就算混资历,没几年也能到朝官!

    用屁股对着何栗的赵佶听完这位状元郎的话,脸色看上去是相当吓人啊!

    就在赵佶琢磨着要给何栗派个容易犯事儿的差遣的时候,何栗又掏出个奏本,高高举过头顶:“陛下,承务郎、鸿胪寺主簿臣何栗,有本上奏。”

    还有本?

    “拿来。”赵佶道。

    梁师臣取过何栗的奏本,双手递给了赵佶。

    赵佶接过奏本,展开一看题目,脸色就是一变。

    因为这本奏章的题目是《乞抑兼并行均田疏》!

    这事儿闹得……赵佶心说:自己那么英明的皇帝,怎么就一时走眼,点了个疯子当状元呢?

    抑兼并、行均田啊!这种事情不是文章写得好就能办到的。一个丈量土地,清查隐田的方田均税法就曾经三试三罢,连拗相公王安石都推不动!何况是均田?

    赵佶已经给何栗气乐了,转过身看着一脸正色的何栗,“何卿,你可知道《方田均税条约》吗?”

    “臣知道,”何栗回答,“这是王舒王在熙宁五年所制定的新法。”

    “你的《乞抑兼并行均田疏》比《方田均税条约》如何?”

    “不可比,”何栗道,“《方田均税条约》乃是为了聚敛民财,多收税赋。而抑兼并,行均田并非为了多收田赋,而是为了寓兵于民,实行府兵之制。”

    赵佶哭笑不得,“方田均税都不成,抑兼并行均田岂不是更难?”

    “陛下,方田均税并无成功的先例,而抑兼并行均田之法,却是有例可循。不仅前朝多有先例,便是当今之世,也有成功的例子。”

    “哦?什么地方成功了?”

    “北周、东辽、西凉者,皆可抑兼并、行均田,我大宋如何不能?”

    啊?

    赵佶一愣,北周、东辽、西凉三国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一国之地都分给了武夫,寻常小农半亩土地都捞不找……

    “陛下,”何栗道,“北周、东辽、西凉三国所行土地之法,皆出同源,乃是土地国有,授田从军,以举国之田的八成九成养兵。虽然不是计口授田,但也算是均田之法,对于土地兼并,则是严格禁止,使之几无可能。

    此等均田之法虽有不公之处,但也在北周、东辽、西凉国中成功推行,并没有听说激起变乱。”

    没有激起变乱?赵佶心说:变乱大着呢!只是你这个疯状元不知道而已!

    周国遇上了渤海大元国之乱,西凉国则是天理教、佛教、天方教的多年混战。至于东辽,这两年也发生了多次佛徒之乱!

    这些变乱虽然打着各种不同的招牌,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争夺土地。

    只是这三国的骑士、府兵太能打,各种不服都给镇压下去了……

    而且周国、东辽、西凉的骑士和府兵,同作乱反抗的力量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