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所杀死的第一个人钱虎,还有……**、冼峰、公冶干父子……
……所熟知的,与自己曾杀死过的,数百个人影就这么缓缓而来,又慢慢远去。无论是亲朋还是仇家,皆神色安详。好似脚下的路早已注定,他们走的是那样轻松,让人有动身追随的念头……
……那对年轻的夫妇正回首看来,面带亲和的笑容,频频招手……师父的银须是那样醒目,于行走间忽而低头看向腰间,又四处张望着,呼唤着。他好似在寻找那个顽皮的小道士,还有紫金葫芦……
闭目静坐中的林一,嘴角泛起了笑意。他的身子忽而抖动了下,一尊虚拟的幻影离体而出。其并未察觉异样,只顾着脚步欢快地往前追去……
爹、娘!孩儿来了!师父,您要的葫芦在弟子这儿……
林一的去势如风,而那近在咫尺的亲人却一个接着一个倏然远去。他稍感诧异,却不愿停下脚步……
不知追了多久,那一个个人影依然是可望而不可触及,林一不由得慢了下来。回首来路,使人倍感孤零。他再次转向前方,神色茫然。云雾横亘相阻,人迹杳无……
彷徨之下,林一举步不定。是追逐亲人而去,还是就此孑然独行?莫名之际,他心头一寒,于原地久久伫立……许是过去了一年,也许只是闪念之间,林一双眉竖起,暗暗咬紧了牙关,转身走了回去。前方突然云开雾散,山野清新,草木茂盛……
……这是一处幽静的山谷,一间木屋旁,一个妇人正在灶旁生火,一个留着抓髻的小儿帮着添柴……少顷,灶台上香味四溢,那小儿便要灭掉柴火。妇人笑容和蔼,出声劝阻道:烛薪用作取光照物,终会燃尽,唯有留下火种传续,才可以长燃不息……
那母子忙碌着,对一旁的来人视而不见。看着那小儿用灶灰掩去灶火,林一转身离去。逝者已逝,生者还须担负着传承不灭……
……山谷的坡地上,一座新立的坟冢旁站着两人。那是一位满面哀伤的中年男子,还有一位皓首的老者……老者说道:人秉承于自然,应时而生,顺依而死。你我皆安于天理与常情,顺从天地变化,喜怒皆不入心怀。生之苦难,死之释然,你爹的病亡,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将那山坡上情形看在眼里,林一神有所思,循着山谷继续往前,景物为之一变……
……一棵大树下,一老一少相对席地而坐。那老者银发银须,神情矍铄,抬手举足间,自有掌控天地的气度,令人不敢睥睨。而其慈和的笑容与舒缓的话语声,却让人有沐浴春晖的安然与恬淡。对面那年轻人长发披肩,双眉斜挑,嘴角还挂着一抹不羁的笑容。他正附耳聆听着对方的教诲……
老者说道:天有日月星辰与节气的变化,地有疆域之分,而你我又如何求永恒,而避生死……生前驱逐外物而恣意妄为,必然损道心而步入危途。唯有上体天心下体自然,方可证得长生之道……
听那老者如此侃侃而谈,林一轻轻摇头自语:何为长生……
闻声,一老一少转首看来,皆神色坦然,便好似大树下论道的原本就是三人。那老者拈须一笑,说道:你来啦……
林一稍感诧异,还是轻轻点了点头。对方好似与他相熟已久,笑着说道:至道之精,至道之极,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至正……可谓道心永恒;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林一沉思不语,那年轻人却是略有所悟,与那老者说道:师父所言,道之精髓幽深渺远,道之至极灰暗沉寂,眼不见耳不闻,心境宁和,顺应正道,便可修得长生……
老者欣慰一笑,却是冲着林一说道:然也!修道者,当上至光明境地,直达阳气本原;下至幽深渺远的所在,直达阴气的本原。天地有主宰,阴阳有府藏,秉持浑一大道而又处于阴阳二气调谐的境界,可谓长生!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