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农肥与农药被验证出效果之后,松园堂便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生产制造。

    生产出来后即可用在了庄稼上,从而使得正荣村的庄稼长势前所未有的好。

    烧窑与暖房也建好了。

    窑子在大批量地烧着砖与瓦,供应村里建房铺路,建桥修河,灾后的建设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毕竟吃的有了保障,那住的也要方便安全才是,人生所谋求的不过是吃住暇逸,仅此而已。

    最近,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天天地从早到晚地忙活着,再也看不到了从前的懒汉泼皮,嘴碎的三姑六婆随便晃荡,他们全都被收纳进了松园堂去出一份力,换取未来的青砖瓦房,以及吃饱穿暖。

    暖房也建好了,除了在孵蛋,还在烘干一些原料及药材等。

    事情都推到了一起,又都赶时间,有的生产工序要时刻有人守着,比如孵蛋就要经常把蛋翻面,还要不时地往水槽里加水,往灶里添火,以保证温度与湿度。

    因此松园堂里开启了两班倒,日夜赶工。

    建业之初,千雾像个陀螺一样,从很早到很晚地转个不停,这里教完,那里指点,嘴皮子都快磨破。

    窑子山头满村跑,天天搞得灰头土脸,浑身脏兮兮的,若不是有空间及圣水,她估计都要累倒下。

    尽管如此,眼下还有更紧急地事情要处理。

    那就是如何推广这农肥、农药、饲料、种植与养殖,从而让薛家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且是安全的。

    这天,松园堂办公屋的三楼,太公叫上了几位薛氏族老与两个小族长,进行讨论开会。

    大家一进门就各自找位置坐下,有人满头大汉,有人卷起衣袖,有人发丝凌乱,无不显示着他们是被忙事中请来的。

    “要我说,咱们薛家最擅长教育,若不还是开个教育班吧?”

    私塾学文,生武堂习武,再开学农事班也挺好,反正这些事情他们做惯了,一个族老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端起茶水就咕噜咕噜地喝起来,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慢条斯理,斯文优雅,一个字‘忙’,但开心。

    “有道理,可博得美名。”

    另一族老点头附和,飞速地将桌上的点心往嘴里塞,最近都忙得脚不沾地,感觉好久都没有好好吃上一口了。

    而且他变得更加地能吃,竟找回了年轻时候的那种干劲,身体倒也硬朗了不少,还是火热的日子好啊。

    “子书你看呢?”

    这娃最是机灵,脑子比他们这些老古董好用得多,出的点子往往最好最周到。

    太公也不多绕,直接问道,其实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一般二般的大家都会肯定千雾的方法。

    “族老说得没错,我族的本质是教书育人。

    农肥、农药、饲料的方子,用途用量,以及使用说明等,出书印刷公开出售。

    能开得起作坊的无不是有钱人家,且都是识字的。

    卖贵点也没关系,且得越多越好,另上门辅导建窑及作坊要另外收费。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样公布出去应该就没人再想方设法地针对薛家。

    种植与养殖也出书,可卖便宜一点,若是买我们薛家农肥和农药量多者可以免费指导。

    这样即使不认识字的农人,即便不买书,也会买我们出产的农肥农药。”

    好多人都知道种植与养殖,但一些卫生与疾病等肯定没有‘农经’里来的详细与先进,相信会有人买。

    他们这样也算是育人了呀,只是代价贵了些而已,但买的人得益更大呀,他们问心无愧,相信人们也薛家感恩戴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