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自是屁颠屁颠的带着二女去看雕刻,李君阁转回厨房做饭。

    鸡鸭腊肉,时蔬干鲜的弄了一大桌子,石头叔搬出泡酒来给众人倒上。

    招呼大家落座之后,石头叔举起杯子来说道:“今天小石头算是正式出活了,一来是请几位来做个见证,二来也是感谢大家这么长时间来的照顾。老石头的心意,都在这杯酒里了。”

    梁慧丽说道:“石头叔您这就客气了,你是我盘鳌乡的骄傲,现在小石头也是我盘鳌乡的骄傲!只怪我之前工作没做好,要不是二皮,我真不知道乡里还藏着您和篾匠叔这样的瑰宝,这杯酒该我自罚才对。”

    篾匠叔哈哈大笑:“啥瑰宝,以前还不就是打碓窝编篾条的乡下伙计!要说起来还真是皮娃的功德,我自己个到现在都还没整明白,怎么这娃一回来,我们村里的手艺人就过上这么舒心的日子了?这一杯啊,我们都该先敬皮娃才对!”

    李君阁赶紧将杯子举起来:“这个我可真不敢当。有句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凭你们几十年专注一件事的精神,这手艺就糙不了。该敬的,是这样一种精神。”

    石头婶笑道:“这谦来让去的,菜都凉了酒还喝不下去,那就一起端了这杯,自己心里头爱敬啥敬啥!”

    一桌人都是哈哈大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良子和杜姐没有喝酒,只是用鸡汤代替。

    杜姐双手捧着一碗汤说道:“我后天就要回夹川待产了,也借花献佛,敬大家一个。在李家沟没少受大家的照顾。人情冷暖我欢场上见得多了,像这里这么真的还从没有遇到过,这让我这从小没爹妈的人感受到了亲人间的感情。以后这李家沟就是我的娘家,等孩子满月了,我跟老刘再带着孩子回来登门拜谢……”

    说着眼睛里开始噙起了泪花。

    大家赶紧端起酒杯喝了,石头婶牵着杜姐的手说道:“闺女,都要当妈的人了,怎么还哭上了?这就是河上来回折腾风太大,要不然,在李家沟坐月子,天天鱼汤鸡汤喝着,那才叫一个好呢。”

    李君阁说道:“这个好办,大堂哥那里河鲜不断,都是李家沟拉过去的,到时候杜姐随要随有,等你生了,我跟阿音一定来看望大侄子。”

    接下来话题就聊开了,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最高兴的就是石头叔,自己把自己灌了个酩酊大醉,拉着李君阁不松手,一个劲念叨。

    叫他赶紧结婚,到时候给他和阿音打一对子孙缸,包管用上百年。

    一顿饭吃到了月亮上山,安顿好了石头叔,众人这才出来。

    阿音用摩托车送梁慧丽回盘鳌乡,李君阁自己回家。

    进门见过爸妈,老爸问道:“今天又去哪儿了?一身酒气没少喝。”

    李君阁结过老妈端来的茶,笑道:“小石头今天出活了,石头叔高兴,拉着大家喝了几杯。”

    奶奶说道:“这老石头也真狠得下心,愣是几个月没让孩子见妈!”

    李君阁说道:“这也是为了小石头好,玉不琢不成器,奶奶你是没见着小石头出的那东西,简直神了!跟他几个月前的手艺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老妈说道:“唉,你石头婶背后抹泪不是一次两次了,现在总算是好了,听你说得这么神,啥时候我跟你奶奶去看看。”

    李君阁说道:“嗯,那要赶紧,腊月就要送首都参加评奖,这东西去了回不回得来,还两说。”

    一夜无话,次日起来,李君阁开始挑拣大包小包装上板车,准备和阿音去苗寨。

    光乌金稻和九里香稻,就各是五百斤。外加山下的桂圆,大雁,小脚乌鸡,大雁蛋,奶奶做的菜干,咸菜,小鱼干……零零总总一大堆,得动用猛禽来拉。

    阿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