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送人。
相反,像故事会这种擦屁股纸般的质量,大家看完以后随手就可以丢,也可以送人,当然,也不排除会有人收藏。
但可以想象,收藏故事会的人一定会远远小于那些送人甚至把它丢弃的人。
而不论是送人,还是丢弃,上面的文字总归是会被一些人看到的,只不过却别在于,有的人看完了整本杂志,而有的人只能看到只言片语。
但不论哪种形式,这对于宣传来说,都是有利的。
“怪不得,晨阳会说这次杂志的目标是老百姓!”嘴里呢喃着,但在脸上,毕姚却是满脸的激动,“阳神果然是阳神!这样的宣传真是太流弊了!”
激动着,毕姚急急忙忙跑回家,二话不说就翻到了晨阳最新《聊斋》上面。
然而,还没等她看两眼,刚才那份激动之情就被眼前的故事给完完全全的冲散了。
因为她发现,自己今天觉得故事新颖的投稿竟然是在跟《聊斋》的风!
故事。
梗概。
脉络走向。
无一不在跟风!
同样的震惊与发现并不单单只有毕姚一个人,回到家里看到《聊斋之尸变》的夏天和孔梦明也和毕姚相同的感受。
不同的是,他们除了在震惊之余,更多的还是对于自己昨天惊艳于起尸这个梗的羞愧。
这哪儿是什么创新,分明就是跟风嘛!
不过,这样的感受对于读者来说并不是那么深刻。
《聊斋之尸变》的发行除了让很多人感慨晨阳在灵异上的独树一帜外,更多的还是诟病于晨阳这次创作的不认真,明明在封面上写的是连载,但整篇故事短之又短,即便令人惊艳,但却在最后画上了句号。
最重要的是,这次的故事叙述手法相当的简单,可以用直白两个字来形容,毫无从前《封神榜》那样的跌宕起伏。
“这么简单谁不会啊!”
“不就是几句话交代个故事吗?大纲啊这是。”
“这个故事我也能写,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有人看?”
类似的言论遍布于贴吧、论坛、微播、PP群、微信等各个网络平台上。
跟风之势再起。
不过这次,大家抱着的并不是如对待《封神榜》那样敬畏的想法,而是很随意,很不屑的态度的在模仿跟风。
生意人、夜路、老翁、尸变等元素也很快便出现在各个灵异中,而相比于《封神榜》庞大的世界观和整体的脉络走向来说,《聊斋之尸变》中直白的叙述,简单的文字功底,一眼看穿的灵异元素更是令模仿者前仆后继,古代走夜路住宿的故事也是层出不穷。
终于,华夏2017年4月30日,在“夜说心语故事会”第二期发行预告的当天下午,晨阳在微播上首次谈及这件事。
“对于现如今跟风的人,其实我并不想说什么,你们对《聊斋》喜爱也好,讨厌也罢,只要是读者,我都会欣然接受,但对于那些一味的跟风,觉得抓住了故事的主要脉络甚至是看穿我写法而丝毫不加以思考就模仿的作者,我只想说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