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

    “即使能够突围回去,又有什么意义?”虚衍鞮苦笑着摇头。

    卫律既败,那么只要他回去,必然会为了推卸责任,而将所有问题都扣在他身上——反正,他这个姑衍王,在卫律看来,十之八九是肯定完蛋了。

    如此一来,他回到漠北,迎接的也必将是全国上下的鄙夷与打压。

    特别是他的兄弟们,怕是恨不得,将他这个竞争对手一次打死!

    这样看的话,他即使回去了,最终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在这个时候,远方,那位汉朝大将的话语,却落入了他的耳中。

    “……孔子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向使匈奴国中,有怀仁心,有革鼎之志之士,若愿改弦更张,推行王化,尊汉天子为君,汉将不计前嫌……”

    虚衍鞮只是听着这一段话,心中的想法和念头,陡然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

    他咬着牙齿,回忆起了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自己的三观。

    诗书礼乐,他虽然不像于靬王那样特别喜欢。

    但也算认同。

    至于中国的‘大一统’思想,春秋之义,则格外让他欣赏和喜欢。

    总觉得,匈奴要想有未来,就必须和南方的汉一般。

    用春秋之义,行大一统之制,中央集权,上下尊卑井然有序!

    想着这些事情,他便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汉匈争霸百年之久。

    从冒顿、老上大单于的强势,到军臣单于的相持,及至尹稚斜单于以来匈奴的溃败。

    这无不表明了,匈奴是在不断衰落和落后的。

    那么匈奴为什么会衰落和落后呢?

    就是没有行大一统,没有明确上下尊卑,没有君臣之分的缘故。

    一百年之中,匈奴内部大小政变上百次。

    几乎没有哪年没有政变的。

    单于庭常常流血数日,死者不计其数。

    特别是尹稚斜单于发动政变篡位,直接干掉了一半的王庭高层。

    比汉军在过去那几十年里杀死的匈奴贵族的总和还要多!

    也正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些,才孜孜以求,力图变革,改变匈奴。

    可惜,国内阻力重重,上上下下的反对力量都强大无比。

    这使得他哪怕联络了许多人,改革的成果也不过是一支区区的姑衍骑兵以及在王庭贵族子弟里推动汉化教育,教授年轻人汉朝的文字、兵法。

    除此之外,就是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在赵信城、卫律城等地,建起的城市与城市周围的屯田了。

    但这些对于匈奴起到的变化,却是微乎其微。

    辛苦训练的姑衍骑兵,现在被围在了这漠南,眼前就要全军覆没。

    王庭推动的教育改革,只不过覆盖了数十个宗种,对于匈奴来说,作用不大。

    赵信城、卫律城以及其他城市的出现,只是稍微改变了匈奴没有冶炼业和种植业的局面。

    但依然无法与汉相提并论。

    然而……

    “若是我可以与汉化敌为友……”虚衍鞮眨着眼睛,忍不住的憧憬起来。

    若他可以得到汉的支持与承诺。

    首先,便可以解决外部压力。

    汉匈战争,已经延绵百余年,哪怕是从马邑之谋算起,也有三十几年了。

    三十几年来,匈奴人死了两代年轻人,势力范围被从横跨数万里直接怼到了漠北的一息之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