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弄,那就写吴老九发展生产力,从商到农,改天焕颜了呀,那个我擅长。

    卖弄,那就写家国抱负,英雄忠烈了呗,那个我也擅长。

    我能用几个章节描绘出一个林羽堂,几场对话漂白一个冯大春,难道一百多万字还造不出来十几、二十个申屠鸣良吗?

    那个我会写,那个才叫卖弄。

    还有,吐槽一句:写大宋的时候,你们说***幼稚,不懂政治,说特么朝堂相公哪能那么简单。

    我是怎么解释你们都不听,怎么辩解你们都不接受,甚至都把童话拿出来套用了也没用。

    这回好了,我开始写实,开始写点权谋......

    又不干了,结果还不如大宋呢。

    事实证明,都特么是抖M,嘴上说现实残酷,现实点更好,其实心里还不是期许点现实之外的小美好吗?

    骂着白金大神、畅销作者,这个白,那个白,这个套路,那个套路,可是归根结底,这是你们造成的。

    还是那句话,你们需要的不是创作,而填空。

    ......

    上本书结束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怎么迎合“我的读者群体”。

    就是看得进去我的书的读者,爱看什么,是老白,还是小白,是年轻的,还是‘准老头’。

    为什么大神的书骂的辣么多,可是挣钱也辣么多。

    当时的理解是,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还是不一样。

    传统文学是有受众群体的,是一部分相对较高的思想人群的游戏。

    这是有逼格的,哪怕没到那个深度,很多人也要从中看出点感悟,看出点“误解”来。

    对,就是误解!

    什么特么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啊,莎翁写的时候,肯定奔着一个哈姆雷特写的。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可能就是个作丫头。

    他更想不到,一本红楼现在成了一个学说了。

    总之,传统文学追求的是逼格,是幻灭,是振聋发聩,不惊出一身白毛汗,都不算好的现实倒影。

    那网络文学呢?

    我认为网络文学追求主要有三点:

    第一,要爽!

    第二,要爽!

    第三,要爽....

    网络,那都是给劳苦大众看的,普通百老姓有几个闲的没事儿体验什么幻灭,找什么现实倒影啊?

    就是为了排解现实的,好不啦?

    以前,这种普通人所需要的叫大众文学,一样被高雅文学看不起。

    后来有了网文,.然后......

    然后大众文学也成了高雅文学,他们合起伙儿来,又瞧不起网文儿了。

    咳咳!

    有点过了,牢骚而已。

    回到正题,反正上本书的时候想了挺多,在网文受众群体之中,我的写作风格又能吸引哪些读者。

    还有,我缺什么?需要练什么?包括上一本书的残余收入,还有新书的收入,能不能支撑我学习成长的时间。

    于是,熬汤来了。

    呵,真特么是熬汤啊!

    熬的我骨头渣子泛白,这点滋味儿全特么熬出去了。

    现在,和大宋时的理解,又不一样了。

    我发现,也许给老白看的深度和小白文儿并不冲突,这两个可以像前面说的,揉到一块儿去。

    因为,老白一样喜欢小白,小白也不见得就非得一门儿的爽爽爽。

    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