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点上火,韩阿大美滋滋的抽上一口。

    味道虽然有些辛辣、难闻、呛肺。

    但却让他回忆起了年轻时的风光,在鹰扬旅里的见闻。

    “大人,昨儿个,又有北边的人逃来了……”趁着韩阿大吞云吐雾的机会,他的长子韩献趁机问道:“您看,咱们家是不是再去收点匈奴奴?”

    这些年来,漠北那边,不是几个单于互相争斗,就是白灾、蝗灾。

    哪怕是孪鞮氏的本部,日子也不好过。

    在过去,若牧民活不下去,自然就会南下抢掠。

    但如今,再借那些人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来冒犯大汉丞相庇护下的归宁镇——都不需要王师出手,归宁人自己就能收拾掉那些破落户。

    所以,走投无路的匈奴人,终于变成了字面意思——每年都有着大批牧民南下求活。

    只要归宁人点点头,就自愿为奴为婢。

    尤其是秋冬季节,这种情况尤为剧烈。

    在一开始,归宁人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匈奴人也曾经是他们仰望的对象。

    如今翻身农奴把歌唱,反过来当一把匈奴的主子,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个痛快事情。

    但,很快归宁人就不怎么高兴了。

    逃来的匈奴人越来越多,只要肯给口吃的,就有的是人愿意签契约,按手印,给人当牛做马。

    很快,归宁人就发现,匈奴人的数量要超过他们的族群了。

    所以,现在大多数归宁牧民,都不愿意再收人了。

    就算收下来,也是用上几个月就卖给归宁城里的商铺,让他们商贾带去西域、河西。

    而像韩家这样的汉军军属,更是天然有着特权,在价格和条件上有优惠。

    韩献就经常借着韩阿大的名义,收下逃奴,然后转手卖给商贾,赚上一笔钱。

    不过,这事情终于被韩阿大发现,结果自是一顿家法教育,打的韩献好几天都下不了床。

    自那以后,韩献就不再敢背着韩阿大做那些事情了。

    “糊涂!”韩阿大放下手里的烟筒,然后拿着烟筒敲着自己儿子的脑袋:“俺跟着丞相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名声和地位,就是被你这么浪费的?”

    “好儿郎,不思勤练武艺,为丞相效死,至不济也该好好读书,争取被城里的先生们瞧上眼,将来好考到长安的太学去,给俺和祖宗也长长脸……”

    “一天到晚,尽想着赚钱,赚钱!”

    “钱再多有个屁用!”

    “俺当年在丞相麾下效命,杀的家訾百万、千万的富豪不知道多少!”

    “你怎就不和你弟弟学学?”韩阿大说着,就看向在自己身侧的幼子韩奉,那个看上去高大魁梧的年轻人,这是他最喜欢的儿子,也是他全部希望的寄托了。

    韩奉今年十八岁,已经生得足有七尺三寸高,虎背熊腰。

    更为难得的是,骑**湛,弓马娴熟,还能读书识字,会写会算。

    和长子韩献一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大人!”韩献听着,立刻就不服了:“钱怎么就没用了?”

    “这些年来,要不是俺操持着,二郎哪来的钱练习武艺,读书识字?”

    “再说了,二郎武艺是精湛,但也没见他选上鹰扬啊!”

    “武艺哪有钱来的实在……”

    韩阿大听着,立刻火冒三丈:“今年没选上,明年就选不上吗?”

    “你这不肖子,居然诅咒你弟弟!”

    说着就要论起烟筒,敲死这个长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