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在北鸭子湖地区神武县投资设立了大规模果园的马氏果业、在黎明镇有成熟水果产业基地的国营平安罐头食品厂,都纷纷在丘布特河、芦荡河两岸觅址修建自己的水果基地,足见这片土地发展水果种植业的优越地位,就如同后世中国的XJ一样——准确地说,有XJ发展水果种植业的必要环境,同时也有远超XJ的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这水果产业想不发展起来也难。
不出意外的话,这两艘运送补给品前来芦阳岛的72吨级内河/近海通用型小火轮,回程时也要拉上大量的水果,以省的船舱跑空。当然了,一同回去的,还有一些就地腌制好的牛肉,装在规格统一的木桶里,都是捕捉牛群时不慎杀死杀伤的野牛,打算统一运回本土去销售,以平抑物价。
而说到物价,如今这牛肉价格大概是东岸国内最张不起来的一种商品了。拉普拉塔大平原、北巴塔哥尼亚地区生活着保守估计超过两千万头野牛(安达卢西亚黑牛野化后的品种),且因为人类捕杀的力度太过微弱,因此其数目还在增长之中。曾经有东岸农业部的官员猜测,当东岸人真正最终拿下拉普拉塔的时候,这里的野牛数量会增长到多少呢?三千万头?五千万头?总之肯定是一个十分夸张的数字!
这样大数量的野牛,真的为华夏东岸共和国二百万国民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可能是绝大部分)肉来来源问题了,同时其海量的牛脂也为肥皂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牛皮又被制造成了各式鞋靴、包裹、鞍具等等,总之是为东岸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了。而且,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坐船去到芦荡河、宝兴河一带,成群结队地试图寻找、捕捉野牛群,指望靠这个一夜暴富,只不过人手不足、缺乏组织的他们成功率较低罢了,远不如地方政府或军队组织的捕牛队。郭汉东上尉率领的队伍之前就经常出去捕野牛,只不过近年来因为战斗任务较重,不再从事这些“副业”罢了,转而让地方政府和民兵去搞这类事情,当然也少不了农业部派出的专职队伍。
在码头附近与后勤部门的人交界完毕后,郭汉东便将后续事务都扔给了副官,然后自己则一头扎进了城外的军营内,检查起了各部的训练情况。自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结束之后,他们在后世利迈河、内乌肯河的交汇处,击败了多个特维尔切人部落,不但杀死杀伤了一千余人,同时更是捕获了数量众多的印第安老弱妇孺。这些人没说的,前期将被拉到芦荡河、宝兴河一带开挖沟渠,清淤疏浚,后面还将视情况流放到南非、新华夏、澳洲乃至黑水地区,以充实当地的人口,同时减少本土未来的麻烦。
此时屯驻于芦阳镇这边的共有四个正规军连,分别来自于三个混成营。另外还有一个炮兵连(之所以炮兵配备这么少实在是因为打印第安人不需要什么炮兵,他们几乎没有坚固工事)、一个辎重兵连、一个工程兵排,以及数量多达三个连的骑兵。
这些兵加上指挥部勤杂人员的话,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加强营的规模了,战斗力极为强横。而且为了便于郭汉东指挥,上级也特意没有调那些“老将”过来参与此次剿匪行动,而是全部委任给郭汉东指挥,由其担任支队长。这样细心的“呵护”,也难怪陆军部内有些人风传,此战结束后论功行赏时,他郭汉东郭上尉很可能将在二代军人中第一个晋升少校军衔,比他那个在海军服役的大舅哥李泽*民还要快上一步。
郭汉东本人对这些事情自然也是心领神会,因此他现在御下格外严格,剿匪支队的士兵们训练也格外刻苦。这些努力自然不是白费的,前阵子在抢夺水草丰美的后世内乌肯河谷地时,他们通过娴熟的战技,在民兵的配合下,一举扫平了数量众多的特维尔切人,然后凯旋而归。
现在,东岸人已经在后世罗卡将军镇附近的位置上建立了一个前哨定居点,名曰“绥西乡”,目前大概有五六百居民先期前往垦荒的样子。而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已经看守储存在前线的战备物资,那儿还驻扎着同样归郭汉东上尉指挥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