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的手里的捏着几张李云潇递来的信纸,纸上记述着,韩匡嗣逼迫耶律瓶的全过程。
原本是契丹最高贵女人之一的耶律瓶,面对如同疯狮一般的韩匡嗣,却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耶律瓶虽然害怕韩匡嗣会扑上去,撕烂她的衣裙,却终究没有屈服。
不过,透过双方撕扯的完整记录,李中易依然从这份报告之中,找出了一条十分有用的线索。
耶律休哥喜欢用正兵,摆开很大的架式,然后出奇兵偷袭,往往一举得手!
当一种行为模式,形成习惯之后,必定会深入骨髓。
这一次同样如此,所以,当耶律休哥想引诱李中易南下之时,李中易却把目标锁定在了契丹人的主力大部队之上。
有和属珊军,以及契丹地方军作战的丰富经验,李中易算是整个大周决策圈内,对于契丹人的民族属性,最了解的一位重臣。
一般情况下,契丹人比较擅长打顺风仗,而且,在相持阶段,也比较勇猛。
问题是,除了最精锐的皮室军和属珊军之外,契丹人的军队,普遍没有军饷。靠打仗抢来的收益,也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暴富来源。
没有恒产,无恒心!
所以,契丹人的军纪普遍很差,能够占到便宜的时候,个个争先恐后。
一旦,战局不利,或者是损失和收入之间,严重不成比例的时候,契丹人的部落军们,会优先撤退,以便保存本部落的实力。
此次,耶律休哥南下,契丹皇帝不可能把镇国之宝的皮室军,全都交给他。
这么一来,耶律休哥手头最精锐,纪律最严明,战斗力最强的皮室军,其实,和李中易麾下的羽林右卫加上党项骑兵,大致差不了多少。
出乎耶律休哥的意料之外,李中易其实并没有那么在乎,来自于朝廷的压力。
敌人都已经打进家门了,朝廷不思全力抗击侵略者,反而对带兵大将,横加掣肘,这样的朝廷,已经失去了尊重的价值。
李中易是个职业政客,他自然有贪婪和心黑一面,但是,他的心中始终有个坚持,那就是民族大义!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人物,实际上,是非常荒谬的!********,价值观,都完全不同,怎么可以生搬硬套呢?
但是,不管历史学家们怎么看,李中易以为,评价一个朝代的功业,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抵御外侮和安居乐业。
敌人打进家门,显然无法继续安居乐业,那只有提起菜刀,和敌人拼了!
由于,符太后和范质的牵制,李中易迟迟无法获得足够的权力和物资,以至于,如今中原腹地的局面,一片糜烂。
李中易陷入到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可是,他并没有后悔,当初所作的决定。
如果,李中易准备不充分,导致战败失势,以符太后和范质政治手腕,绝对玩不过阴险的赵家兄弟俩。
俗话说得好,长痛不如短痛!
若想彻底改变弱宋的悲剧性命运,李中易自以为,除了他之外,再无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得到。
此所谓,关键时刻,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有鉴于此,李中易再不愿意,为了那个争权夺利的朝廷,而放弃自己应尽的责任!
于是,李中易还在开封之时,他的亲笔书信,已经分别送到了灵州郭怀和府州折从阮的手上。
在民族大义面前,李中易觉得,是时候亮剑了!
只要,能够击败契丹人的大军,李中易完全可以挟鼎盛的军威,压制群臣,达到掌握朝政的目的。
自从晚唐以降,能够正面击败国力强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