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当初争论下海的时候,前任的兵部尚书虽是力主下海,可是兵部之中,以刘大夏为首的一批官吏却是极力反对,原来……

    这里头竟还有这等蹊跷!想来……当初抄录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将这些舆图和资料当一回事,每一个人都认为朝廷海禁已是国策,大明再不可能下海,既然不可能再下西洋,那么这些资料和舆图,虽还需按规矩重新誊写和保存,却没人上心了,所有经手的人,居然都在敷衍了事,每一个人都嫌麻烦。

    每一个人都恨不得随手抄完,然后换得清闲。

    结果,一连串的错误,导致了可怕的海难。

    到了内阁的时候,他已气喘吁吁。

    刘健等人,似乎都在。

    今日太子入宫,他们希望陛下和太子好好相处一下,既如此,他们这些外臣,自然也就不便打扰陛下和太子父子相聚了。

    一见到马文升心急火燎的来了,刘健就感觉出事了。

    倘若只是寻常的事,直接派个人来传递个条子带个话就是了,何须马文升亲自动身。

    可一见到了刘健,马文升居然直接啪嗒的一声跪下了。

    他……泪流满面,哭了。

    “刘公,出大事了,下官忝为兵部尚书,上任以来,尸位素餐,如老狗一般,只知残喘,非但没有报的宫中恩遇,却……却引发了巨大的灾难,这是下官的疏失……”

    刘健心里猛的咯噔了一下,肯定是天大的事!

    连听到了动静的谢迁和李东阳也闻讯而来,看着狼狈不堪的马文升,一脸惊骇。

    刘健却还算是沉得住气,他面色凛然地道:“出了何事,无论出什么事,哭哭啼啼有什么用?你先奏来。”

    马文升便二话不说的进上了奏疏。

    刘健接过,打开一看,这历经数朝的老臣,脸色彻底的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