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只要按照这个节奏训练下去,他相信这些士兵很快就能成为一支可战之师。

    但今天早上一连士兵们对射击的陌生却让他有些皱眉,暗忖必须尽快为所有人配发燧发铳,让他们大幅增加实弹射击训练量才行。

    赣州军器局的那批工匠昨天已到龙南,苏承羽直接将这些人手分派给了鲁宁、熊忠等人,由他们具体安排。

    现下苏记铁场已经有了两部水轮,带着水力锻机日夜不停地工作。第三部水轮也将很快建成。

    只是熊忠那边速度慢了些。没有苏承羽指导的情况下,他足足试制了半个月才摸清板甲的全套工艺细节。直至现在,第一批成品还没送到龙卫军。

    鲁宁那边的进展能顺利些,已有三台镗床开始投入使用。这些镗床只需要六名工匠操作,就能日制铳管十八根!

    现在有了新加入的工匠帮忙,鲁宁便可以继续制作镗床。

    据苏承羽推算,如果有六台镗床,加上工匠们手工制作,每天大概能造四十根铳管。这在以前大概是三百名工匠的工作量。

    工业化生产的强大力量可见一斑。实际上这还远算不上工业化,仅是用了先进些的加工设备而已。

    当然,制造这些设备的前期投入也非常大。铁场最近这段时间出售钢锭的收入基本上都投在了锻机和镗床上。

    好在打造板甲和燧发铳的主要原料是钢铁,苏记铁场自己就能大量出产,成本非常低。

    否则想要将这三百套板甲加上三钱支燧发铳造出来,苏承羽至少还得再贴进去三万多两白银。但在原料、产品一条龙的生产模式下,仅需不足八千两成本。

    此外现在有了宋应星这个技术控帮忙,生产技术方面的事情已经不用苏承羽太过操心了。

    如今每天下午他给指导使们教授《指导使工作指南》之后,便给宋应星讲一个多时辰的数理化课程。

    如果铁场那边遇到技术难题,就由宋应星带回龙卫军营。等苏承羽解决之后,再由他具体指导工匠们处理。总体来说,龙卫军军备的生产现在已正式进入了快车道。

    宋应星对此是乐此不疲。前几日他第一次在苏记铁场看到镗床,就差没抱着它吃饭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