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国,怎么能说没有重臣主持,有他主持大局,陛下大可放心。某只乞骸骨归乡,琴棋书画自娱,不问世事。”

    王衡坐不住,心道申时行怎么可与爹爹你比较。

    说起申时行,王衡还是有气的,当年王锡爵是会元,申时行第二,到了殿试时,若是再夺状元,那么就是双元,虽说比林三元差一点,但也是相当了得的。

    可是殿试上,王锡爵在策论里直指时弊,耿直直言。而申时行说话则圆滑多了,最后嘉靖皇帝取了申时行当状元,王锡爵降为榜眼。

    这也就算了,毕竟王锡爵与申时行同在翰林院,二人交情很好。

    但后来张居正夺情事件时,王锡爵是表示反对此事,并拉申时行站到自己一边。于是二人都跑去张居正府上抗议。

    但同样抗议,结果却是不同,王锡爵被赶回老家,申时行则在次年成为了内阁大学士。

    由此王衡得出结论,申时行实在是太无耻了,说一套做一套!

    再好的朋友都有较劲的时候,何况申时行,王锡爵二人是同榜,又在翰林院共事多年,就是交情再好,也是有上下之心。

    万历六年时,王锡爵在家种田,申时行入阁,一高一低令王衡替王锡爵很不平衡。

    陈矩没料到王锡爵还是拒绝,当下一愕,心想你王锡爵如此回复,也实在太不给皇帝面子了吧。

    陈矩于是计上心来,突然仰头大笑。

    王锡爵皱眉问道:“中使何故发笑?”

    陈矩笑着道:“无他,突想起唐书里一句话,严挺之宁不为相,也不见李林甫。”

    王锡爵不由色变。

    而李三才则是暗笑心道,恩师心高气傲,一般相求,不易成功,倒不如以言语激之。陈矩实在是高明。

    在场之人都是饱读史书,陈矩这话的意思,是引用一则典故。

    唐玄宗时,张九龄与李林甫二人为政敌。

    但张九龄想推荐自己好友严挺之为宰相,他对严挺之说你若要担任宰相,我答应了还不行,你还必须要拜见李林甫。

    严挺之听了却没有照办,为官除了公事外,从不私下见李林甫。李林甫深恨,于是找了个由头将严挺之贬官。

    陈矩举这个例子言下之意,就把王锡爵比作严挺之,申时行比作李林甫。王锡爵不愿入阁,是不是因为申时行在位为宰相的缘故,如此说来你心眼也太小了吧。

    王锡爵听了冷笑道:“申公待我如何,我待申公如何,日月可表,天地可鉴,又何必与外人道哉。”

    见王锡爵作色,李三才立即道:“陈公公路远道乏,不如先歇息。”

    陈矩见李三才给自己使了眼色,当下点了点头先是告退了。

    陈矩走后,王锡爵对李三才斥道:“你身为我的弟子,怎可巴结中官?”

    李三才道:“恩师,陈矩不同于马玉那等奸佞,他的名声一直很好,这一次出宫沿途也没有祸害百姓。他路经苏州,我也是代表南直隶官员迎候,若是马玉那等人,学生就算不要这乌纱帽,也不会迎候。”

    王锡爵听了点点头,仍是正色道:“你说得虽有道理,但我辈读书人以清节为重,就算陈矩没有恶迹,但也是天子中涓。你身为官员去逢迎也有巴结之嫌,为读书人不齿。”

    李三才垂下头道:“恩师教训的是,弟子记住了。”

    这时王衡道:“爹爹,圣上如此器重于你,为何仍要拒之,如此不是辜负了圣意。”

    王锡爵看了王衡一眼道:“不要胡言。”

    王衡不服气当下继续道:“就算爹爹不体圣心,天下士子对爹爹出任宰执,也是翘首以盼。爹爹若一再拒之,天下苍生奈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