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陈继儒没有道理来投林延潮门下,他也是拒绝了。

    二人拒绝,林延潮不由深感,官场上的那些大牛,事业都已经那么成功了,但对后生晚辈的招揽,仍是那么不惜余力。

    但凡是冒尖的人才,都是被早早收入帐下,就算自己用不上,也可以留给儿子用,这就是所谓的照看子孙家人。

    华亭三杰拒绝了两个,只剩下徐光启。

    徐光启是历史上比董其昌,陈继儒更有名,而且是个事功务实之人。

    现在徐光启较陈继儒,董其昌二人,尚且名声不显,也没听说过哪位官场大牛招揽过。

    所以林延潮就打算抢一个先手。

    林延潮也是修书一封给他,结果仍是被拒绝了。

    拒绝原因是,父母尚在,不敢远离。

    话一般到了这里,也就打住了。林延潮却打听他家庭状况,听说他本来家里很有钱,但后来家道中落,只能务农为生。

    林延潮听此后命人送去十两银子。

    拿到银子后,徐光启十分惶恐,亲自来归德见了林延潮一面,将家里情况说了一遍。

    说他的祖母徐氏刚刚病故,去年他家里又遭了水灾,父母又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徐家上下是靠他一个人撑着,他是无法远离家中。

    林延潮听他的说明,知道此人确实至孝,自己看来是又招揽不成了。

    如此与其强留,倒不如留一个缘法,于是林延潮再拿给他十两银子。

    这钱犹如雪中送炭,令徐光启十分感动。

    徐光启的十动然拒,令林延潮对华亭三杰的招揽彻底失败。于是林延潮心想与其继续在挖历史上名人的事走下去,真是事倍功半。

    倒是自己不争不抢下,孙承宗,陶望龄,郭正域,袁可立,左光斗主动上门。

    如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与其挖人,倒不如自己培养人才呢?

    林延潮当年读书时,就十分敬佩曾国藩。

    曾国藩的治幕是有手腕的,他幕僚团阵容,唯有胡宗宪可与他相提并论。

    但二人当时都已是封疆大吏的身份,什么样的人才请不来。而自己虽有三元名声,但位不过知府,要真请到如董其昌,陈继儒这样的一流人才,还是不行的。

    特别是有功名的人,都是喜欢去当朝宰辅,或者是致仕大员下面担一任幕客,先有了靠山,将来无论是考取进士,还是在官场上都方便的多。

    所以林延潮也当唯有从没有功名的人培养起。

    因此林延潮继续招贤,虽之后都没有来什么有名望的人物,甚至不少都是没有功名在身的。

    但林延潮不计较,凡在水利,以及钱庄经营上有一技之长的,都召入幕下。

    就在这时,传来了巡抚杨一魁向朝廷请致仕,而后朝廷派顺天府尹臧惟一来河南替杨一魁任河南巡抚的消息。

    新任巡抚到任,岂是小事。正所谓一人一政,对于林延潮现在要卯足全力干大事的官员而言,最忌讳的就是上面的人事变动。

    若新任巡抚到来对贾鲁河疏通的事,有什么更张,那么林延潮的政绩就要凉了。

    但是新任巡抚到任,林延潮就着急去巴结,会被官场中人诟病,同时身为知府也不易轻离治地。

    于是林延潮找了一个视察贾鲁河的由头,'顺路'就拐到了开封府。

    林延潮到开封府第一件事,就是先去送杨一魁离任。

    林延潮以往与杨一魁相处很好,在马玉之事上,二人相互借重(勾结),各自铲除了心腹之患,送送也是应该的。

    话说回来,杨一魁在河南有政声,解决了不少前任巡抚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