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而此时从空中飞过的,除了12架前来投炸弹和传单的Do-217之外,还有1架F-189武装侦察机,接着照明弹和保障的光亮,用机载照相机好一阵猛拍,然后就往华沙而去了。

    ……

    “目标是奥特沃茨克和……莱吉奥诺沃?”

    华沙的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部里,由F-189拍的照片已经冲洗出来送到了莫德尔面前。照片不仅有照明弹照亮的场面和轰炸的场面,而且还有之前苏军没有发现轰炸机群到来前开灯行军的场面。

    参谋长阿尔图.施密特少将说:“车队不下20公里,估计最前面的车辆抵达的时候,最后面的车子都不一定出发。”

    “每一路至少……3个苏联的机械化军!”莫德尔闭着眼睛估计了一下。“这样就是6个机械化军……估计在华沙森林正面还有3-4个步兵军。最多就是这点了,再要多的话,这几天时间根本开不过来。”

    莫德尔的分析是根据华沙以西道路的通行能力为依据的。现在由布列斯特通往华沙的主要公路、铁路还没打通。因此苏军不大可能在7-8天时间内将超过10个军的兵力运动到华沙附近。

    “他们的目标应该包抄我们的后方。”施密特分析道。

    “不对,”莫德尔摇摇头,“是建立渡河的桥头堡。”

    “一个桥头堡需要动用3个军?”

    莫德尔一笑:“包抄我们的后路动用6个军怎么够?苏联人不会不知道我们德国装甲部队有多厉害的。”

    “这倒也是,苏联的机械化军战斗力肯定还不如我们的装甲师,6个机械化军最多能打4个装甲师。”施密特思索了一番,“不过一旦让苏联人在奥特沃茨克和莱吉奥诺沃建立桥头堡,他们下一步就能动用更多的兵力包抄我们了。”

    施密特建议道:“司令官,我们要不要派出党卫军第5师和重装甲营去对付渡河的苏军?”

    “当然,”莫德尔点了点头,“让党卫军第5师,5个重装甲营,第2、第3、第4烟雾发射器团组成一个战役集群,由斯坦因纳上将指挥,去对付苏联人的北路军。”

    斯坦因纳上将是武装党卫队上将,现在的党卫军第5“维京”师师长,由一个上将担任“维京”师的师长,也说明这个师在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中的分量了。

    “那么南路呢?”施密特问,“南路谁去抵挡?”

    “南路不管,”莫德尔说,“敞开大门,欢迎俄国人从南面向华沙进军!”

    ……

    轰!轰!轰……

    晚上10点30分,纳粹德国的炸弹准时落在了莫斯科人民的头顶上。同时,布置在莫斯科市各处的上千门高射炮也全部打响,给全城的无产阶级带去了无比的安全感。

    不过在克里姆林宫一间地下室内办公的斯大林,却知道自己的这些高炮完全在浪费炮弹,它们是一架飞机都打不下来的。因为这些来袭的德国飞机都在10000米上空,绝大部分的高炮压根够不着,少数可以够得着的130mm高炮似乎也没什么准头,一连七八天都没打下过一架。

    但是斯大林也没有向红空军主任和莫斯科防空部队司令员大发雷霆,因为每晚来袭的德国飞机就十几架,除了扔下来几吨没有人相信的传单(除非斯大林被打败,否则无论说什么俄罗斯人都拥护斯大林)之外,就是二三十吨炸弹,根本造不成太大的伤亡。

    而真正让斯大林有点心疼的是德国人对巴统炼油厂和巴库油田的连日轰炸。苏联最重要的炼油厂和油田现在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巴统炼油厂基本上停产了,油田的情况好一些,也减产了30%左右。

    不过,德国人自己的基尔库克大油田和胡齐斯坦大油田同样损失惨重。根据轰炸机拍的照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